11月1日公布的10 月制造業PMI 為51.2%,創下27 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CPI、固投、信貸等宏觀數據也將陸續公布。本次的宏觀月度調查給出的10月經濟走勢可能是這樣的:CPI重返2時代,信貸出現回落,制造業面臨多重困難;與此同時,經濟短期企穩,宏觀政策托底經濟仍然主要依靠投資,但長期仍面臨下行壓力,房地產調控、匯率調整對經濟的影響要密切關注
而對于未來宏觀政策的趨勢,參與調查的機構普遍判斷:貨幣政策不會出現市場擔心的收緊,財政政策是基建投資的主要支撐力。
“經濟觀察報月度觀察”由《經濟觀察報》發起,每月進行一次。本次共有16家機構參與月度宏觀數據預測。
CPI重回2.0,PPI漲幅擴大
全國9大類生產資料價格中有7種價格環比漲幅較大,這在分析師看來,預示著CPI將在10月擺脫“1時代”。10月的CPI很可能重新回到2.0%以上,本次預測的CPI中值為2.1%,PPI中值為0.8%。
興業證券(8.180, 0.00, 0.00%)高級宏觀分析師王連慶表示,去年基數偏低,基數因素或將推動 CPI 同比回升。
華泰證券(21.070, 0.00, 0.00%)宏觀分析師李超認為,在基數低這一因素之外,造成物價上漲的因素還有年底鮮果鮮菜價格將繼續回升,以及成品油價格上漲導致的非食品類價格回升對 CPI產生的拉動作用。
“四季度通脹繼續上行,逐步接近上半年高點。”招商證券(18.380, 0.00, 0.00%)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預測,10月CPI增速為 2.1%
交通銀行(5.670, 0.00, 0.00%)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10月CPI同比增速上升至2.1%,PPI上升至1%。
在上個月的預測中,分析師普遍判斷:穩增長政策發力帶動工業品需求回升,推動工業品價格環比持續上漲。這一趨勢在10月還將持續。
截至28日,南華工業品指數同比上漲33.4%,9月同期則為20.9%。分行業數據來看,受原油上漲和水泥調價的影響,石油天然氣開采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非金屬礦物制造業漲幅居前。
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認為,國內工業成品和原材料價格繼續上漲,10月PPI上漲0.8%。
信貸略有回落 制造業還是艱難
支撐9月信貸持續反彈的主要因素是國內樓市行情火爆,而限購限貸政策生效相對滯后。但是,調控的效果已經反映在10月的信貸上。
“10月信貸比9月將有顯著回落。”李慧勇給出的10月信貸減少的理由有兩個:一是季節性回落,二是地產調控。
“歷史上10月信貸較9月大幅減少。過去3年,10月信貸平均較9月減少5060.9億元。并且,隨著地產調控趨嚴,新增居民中長期信貸也將顯著回落。”李慧勇預測,10月信貸降至7000億元,環比少增5200億元。
華泰證券的預測是,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不斷加碼,居民按揭下降的幅度將會在 1500-2000 億元左右。
連平則給出了另外兩個影響信貸的因素:債務置換臨近年度計劃規模,也可能減速,對企業信貸的負面拖累影響減小,進而10月信貸投向結構很可能會進一步改善;而人民幣貶值所帶來的外匯占款壓力,很可能制約M2增速的持續反彈。
“在當月新增信貸較少的情況下,M2可能呈現出小幅回落走勢。”連平預測,10月M2增速為11.3%。
信貸的回落,是否會影響到投資?
謝亞軒認為,10月投資在制造業投資和民間投資的支撐下仍將維持小幅回升的趨勢,1-10 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 8.4%。
連平根據水泥價格連續2個月上漲作出的判斷是:投資在回穩,未來幾個月基建投資還將提速。
“從主要投資類別來看,民間投資、制造業投資增速出現低位企穩跡象,可能小幅上升;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有望微升至6%左右;基建投資增速保持較快增長,增速在18%-19%。10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8.4%,比上個月略有上升。”連平說。
不過,清華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鄭路參與的一項中國勞動力市場的調研結果卻并不樂觀,他表示,人力成本的上漲讓民營制造業企業負擔加重,這直接影響到了投資。今年上半年,民間投資出現了快速下滑,民營企業的信心受到影響。
王連慶也表示,在固定投資方面,制造業投資難有進一步明顯改善,地產投資可能小幅回落,而穩增長壓力下政府可能在基建投資上進一步加力。
渣打銀行大中華區研究主管丁爽表示,未來一段時間房地產銷售和房地產行業將會有明顯的回落。
丁爽同時指出,房地產成交量回落,會讓家電、家裝建材等房 地產相關產品的銷售出現回落。
局部回暖,長期問題還在
11月1日公布的10 月制造業PMI 為51.2%,較9 月上升0.8 個百分點,好于市場一致預期并創下27 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但是,處理好降杠桿和穩增長的關系仍然是當前經濟的關鍵問題。
華融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隨著近期PMI超預期反彈,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行,對于未來物價上行以及此輪經濟反彈力度有了更多期待。但這些短期向好的變化可在多大程度和多長時間抵御債務杠桿仍在攀升、不良資產仍在累積等負面因素,仍要結合房價調控效果、去產能實際進程等問題進一步綜合研判。
簡單說就是:數據的局部向好意味著經濟的動力正在切換,但是長期問題依然壓力不小。
伍戈認為,抑制資產泡沫并不意味著貨幣政策緊縮,合理地一致泡沫有利于資金脫虛向實。
連平表示,外匯占款繼續減少,人民幣匯率短期承壓,11月人民幣仍將出現震蕩,這也將制約M2的反彈。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速度進一步加快,貶值預期與資本外流相互促進,10月外匯占款仍可能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美聯儲年底加息預期升溫,對加息預期的炒作可能推動美元指數持續走強,從而對人民幣匯率和資本流動持續產生壓力。”連平說。
伍戈的建議是,在貨幣政策總量保持穩健的前提下,針對特定部門或領域的宏觀審慎及其監管措施,是有效防范金融風險的理性政策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