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抖音免费下载/日本少妇xxxrp乱/99爱在线/精品麻豆

熱線電話:13824409190
本欄目信息最新

國家能源局首次提出'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將變為能源電力消費增量主體

來源:欣鑫咨詢  時間:2021/3/31 9:27:04  字體:    
  國新辦舉行的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有關情況發布會,信息量很大,雖然大部分是業內已知曉的數據和觀點,但國家能源局也公布了一些新說法。
其中一個新提法是,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將從原來能源電力消費的增量補充,變為能源電力消費增量的主體。
這意味著,可再生能源在我國能源電力系統中的定位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就是說,不僅是未來,“十四五”期間,能源電力新增裝機就將主要由可再生能源來實現。
請注意,國家能源局的官方提法是,可再生能源將變為能源電力消費增量的主體,而不是唯一。
按照國家能源局的說法,到“十四五”末,預計可再生能源在全社會用電量增量中的比重將達到三分之二左右。這實際上給核電、煤電、氣電留出了一定的余地。
關于核電,中央的提法是——在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有序發展核電。但是截止目前,核電尚未正式重啟。
而火電讓地方政府既愛又恨。雖然碳達峰、碳中和從去年9月份開始就正式被提出,但是去年四季度,12個地方發改委突擊核準了8.1GW煤電,占2020年全國核準總量的17.5%。這些項目顯然將留在“十四五”期間投產。
雖然政府部門一直未表態杜絕上馬新的煤電項目,但實際上,根據多個能源研究機構預測,如果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煤電產能必須控制在當前的11億千瓦左右,新增產能必須以置換為前提,且未來產能將逐年下滑。
那么“十四五”國家主管部門是否會繼續放行煤電,實際上此次會議已經給出了答案。國家能源局說,初步測算“十四五”時期清潔能源占能源消費增量的比重將達到80%。
至于業內最為關心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裝機到底有多少,此次會議同樣給出了一個目標——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的發電裝機占我國電力總裝機的比例將超過50%。
但客觀說,這實際上是一個偏于保守的數據。截至2020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總規模達到9.3億千瓦,占總裝機的比重達到42.4%,其中水電3.7億千瓦、風電2.8億千瓦、光伏發電2.5億千瓦、生物質發電2952萬千瓦。按照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在《中國2030年前碳達峰研究報告》中預測,到2050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占總裝機的比重將達到54%。
這些是相對較新的提法,不過此次會議還是強調了,要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
這一提法源于3月15日,習近平主席在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時提出,要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控制化石能源總量,著力提高利用效能,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
如何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是世界性難題,也是業內迫切希望知曉的。
在此次會議上,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司長黃學農給出了一個相對清晰的解釋:
第一,統籌優化新能源開發布局。在滿足碳達峰碳中和需求的前提下,結合各個地區的新能源資源條件,包括土地等建設條件,特別是充分利用中東部地區相對較大的新能源并網消納空間,積極推動新能源就地開發利用。在西部地區、北部地區,新能源資源富集地區,要科學規劃、布局一批以新能源為主的電源基地和電力輸送通道,實現新能源電力全局優化配置。
第二,要大力提升電力系統的靈活調節能力。電力系統一手牽著發電側,一手牽著用戶。過去發電設施隨著用戶需求在調整發電,發電、輸電、用電同時完成。大規模新能源并網后情況發生了變化,新能源存在一定靠天吃飯的特性,用戶用電需要可靠保障,這兩方面怎么融合、銜接起來,就需要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供靈活調節能力,使得新能源更好的消納。在發電側,加強火電靈活性改造,包括推動抽水蓄能電站、天然氣調峰電站的建設。在電網側,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資源優化配置能力,特別要發揮大電網資源互濟的作用。在用戶側,推進終端電能替代特別是綠色電能替代,提高需求側響應能力。另外,加快儲能的規;l展,推動電力系統全面數字化,構建高效、智慧的調度運行體系。比如電動汽車,電力系統要給它充電,看似是一個供電任務,但通過技術的發展包括采取經濟性措施,完全可以讓電動汽車促進系統能力提升。電動汽車在低谷時,系統給它充電;在用電高峰,讓電動汽車給系統放電。一輛電動汽車就可能成為電力系統的一個儲能裝置,如果成千上萬大規模的電動汽車,那對電力系統是非常有利的因素。所以要加快推動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一方面是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另一方面也能促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是非常好的事情。
第三,要構建新能源消納長效機制。一是在電網保障消納的基礎上,通過源網荷儲一體化、多能互補等途徑,實現電源、電網、用戶、儲能各類市場主體共同承擔清潔能源消納責任的機制。二是統籌負荷側、電源側、電網側的資源,完善新能源調度機制,多維度提升電力系統的調節能力,保障調節能力與新能源開發利用規模匹配。三是要科學制定新能源合理利用率目標。要形成有利于新能源發展和新型電力系統整體優化的動態調整機制,各個地方風光資源不一樣、負荷情況不一樣、系統電網結構不一樣,要因地制宜,制定各地區的目標,充分利用系統消納能力,積極提升新能源發展空間。
只有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最終才能完成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
 

©2006 廣州欣鑫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電話:13824409190

粵ICP備1302490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