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于5月5日舉行中國房地產高峰論壇暨《房地產藍皮書》發布會,研討主題為“去庫存背景下的中國房地產發展”。
藍皮書稱,2016年宏觀經濟持續下滑將是大概率事件,從而導致房地產價格預期進一步降低,住房需求增速減緩,對房地產市場形成向下壓力。從較長時期看,如果宏觀經濟增長繼續下滑,房地產價格有可能在2017年下半年再次出現全面下滑趨勢。
與此同時,藍皮書稱,房地產市場還存在嚴重的結構失衡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城市分化嚴重,導致區域性結構失衡,其中一線城市和少量二線城市庫存迅速下降,而大多數二三四線城市則需要大力去庫存;
第二,物業表現各異,導致各類型結構失衡,住宅庫存相對辦公樓和商業營業用房等非住宅庫存受宏觀經濟和產業影響較小,市場表現較好;
第三,貧富差距拉大,導致需求側結構失衡,其中城市非流動人口總體解決了住房困難,而大部分流動人口的住房問題難以有效解決。
藍皮書課題組認為,個別城市房地產市場價格快速上漲將引發一系列問題:
第一,本輪房價過快上漲加大了居民購房壓力,不利于穩定住房消費,既無助于解決住房剛性需求難題,也難以有效滿足住房改善需求,進一步透支了城市居民的未來消費能力,成為國內內需擴大的巨大阻礙;
第二,本輪房價過快上漲的背后是投資、投機性住房需求有所抬頭,在住房交易市場中既有傳統的寬松信貸支持,也有新興的互聯網金融產品推動,例如依托P2P平臺的“首付貸”和房地產項目眾籌,這些做法使房地產投資過度杠桿化,加大了金融市場的系統性風險;
第三,本輪房價過快上漲在局部市場會形成房價上漲預期,容易讓社會各界錯誤認為“房價只漲不跌”而忽視了潛在的房價波動風險,不利于改變長期以來各種資源向房地產業集聚的態勢,加大了地方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