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抖音免费下载/日本少妇xxxrp乱/99爱在线/精品麻豆

熱線電話:13824409190
本欄目信息最新

從金融供給側改革入手 疏通實體經濟聯動管道

來源:欣鑫咨詢  時間:2016/5/4 7:52:56  字體:    
從金融供給側改革入手 疏通實體經濟聯動管道
  今年開春以來,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出現一輪V型反彈,激發了市場沉寂多時的投資熱情,帶動諸如羅紋鋼等滯銷原材料價格猛漲,據說連一些公園廣場舞大媽也在參與商品期貨炒作。與此同時,在持續近兩年牛市之后,債券市場出現階段性拐點,國開債、信用債收益率劇烈調整,悲觀者甚至用“哀鴻遍野”來形容債市異動之慘烈。
  去年股市行情大起大落,今年大宗商品和債券市場異動,加上一線城市房地產價格暴漲,均應當引起我們高度警覺。在中國經濟趨向轉型、調整的“新常態”過程中,金融市場相繼異動,暴露出金融與實體經濟仍然缺乏有效聯動,相應風險防范和關鍵改革刻不容緩。
  大宗商品價格雖然在今年明顯反彈,但并未出現所謂大宗商品新牛市。因為無論是發達經濟體還是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對于大部分大宗商品的真實需求并無明顯增長,目前僅靠炒作資金的涌入,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將無法長期支撐。從去年開始,中國從投資和出口拉動增長,轉向主要靠內需、特別是消費拉動增長,有利于中國經濟企穩,但不利于大宗商品暴漲。與此同時,雖然市場對中國宏觀經濟、通脹預期等基本面仍然存在分歧,不少投資機構對債券處于觀望期,但越來越多機構愿意相信,債券市場異動并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因此無須對商品價格暴漲過于興奮,也不必對債券市場變化過于悲觀。最重要的還是弄清這些金融市場異動背后,實體經濟與金融存在的脫節與錯位如何得到改善或扭轉。
  一個重要的觀察角度是,今年一季度的貨幣供應、信貸及社會融資總額等數據高漲,但其中相當部分流動性仍然沒有進入實體經濟,而是成為各種金融交易炒作的主力游資。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最新數據,到今年一季度末,中國的廣義貨幣(M2)余額同比增長13.4%,狹義貨幣(M1)同比增長22.1%,增速均明顯上升。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4.61萬億元,超過2009年一季度的4.59萬億元,創歷史紀錄;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6.59萬億元,同比多1.93萬億元,也創了新高。市場流動性如此充足,表明貨幣政策支持力度夠大。
  從另一個角度看,自2014年底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已經六次降準、六次降息,目前由于多年來的債務積累數字巨大,中國經濟實際上杠桿規模已經不小,中國人民銀行繼續放松貨幣政策的可能性不大。今年中央財政赤字率上調至3%,結構性減稅規模超過5000億元,可以預期,接下來出臺更大規模財政強刺激政策的可能性也在減小。
  中國實體經濟增長與金融資源增量之間,仍然存在較大反差。今年一季度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6.7%,總體上符合市場預期,具體看則喜憂參半: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8.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10.3%,但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5.9%,規模工業增加值不到6%,實體經濟仍然主要在按慣性發展,來自金融增長的助推并不明顯。包括金融機構自身,比如商業銀行,一方面信貸規模增長較快,另一方面由于管理效率不高,盈利增長亦趨于停滯。熱鬧的創業、創新雖然激活了中國民眾參加市場的熱情,但對整體增長的真實貢獻仍然有限。

  進一步分析可知,一季度中國經濟企穩,在某種程度上是用“加杠桿、補庫存”等方法換來的。比如,金融與房地產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非常明顯,但各領域的產業投資增長相對有限,中國經濟“脫實向虛”的局面尚未得到明顯扭轉。而此前的事實已經證明,通過信貸擴張等簡單金融手段給房地產加溫,必然繼續造成中國經濟的結構失衡和資源錯配。
  當務之急,不是繼續推進財政與貨幣政策的高強度刺激,尤其不能放任流動性在金融市場泛濫,推動股票、房地產、債券及大宗商品價格的此起彼伏,而是應當集中于解決阻礙實體經濟與金融兩張皮的聯動失衡。核心有二:一是加速清理鋼鐵、煤炭等產能過剩行業的僵尸企業,不要任其繼續吞噬各種政策性金融資源;二是加快放松醫療、教育等供給不足領域的進入限制,鼓勵更多金融和產業資本在這些領域進行投資,真正讓有效的市場需求,主導金融等稀缺資源的優化配置。
  為此既需要繼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切實簡政放權,更要下決心解決金融供給與實體經濟需求不匹配等突出問題。比如有專家建議,中國應考慮借鑒德國經濟與金融的聯動發展模式,從金融供給側入手,用間接金融匹配制造業,放寬民營資本準入,大力發展民營銀行,建立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破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推進實體經濟有質量地增長。

©2006 廣州欣鑫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電話:13824409190

粵ICP備1302490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