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8月18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的《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17》顯示,2016年我國非化石能源裝機比重已達36.6%;新增發電裝機中非化石能源裝機接近60%;跨省區輸送和中低壓配電能力大幅提升;系統調峰能力建設加快。多重信息表明,隨著我國電力供應能力不斷增強,電力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并不斷趨于優化。
中國金融信息網訊(記者梁曉云)8月18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17》((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凤@示,2016年我國非化石能源裝機比重已達36.6%;新增發電裝機中非化石能源裝機接近60%;跨省區輸送和中低壓配電能力大幅提升;系統調峰能力建設加快。多重信息表明,隨著我國電力供應能力不斷增強,電力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并不斷趨于優化。
一是電源增速放緩,非化石能源裝機比重持續提高,結構不斷趨于低碳!秷蟾妗凤@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165051萬千瓦,比上年增長8.2%,增速比上年降低2.4個百分點。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全國總裝機容量的36.6%,分別比上年和2010年提高1.7和9.5個百分點。
圖:2010-2016年非化石能源裝機比重
數據來源:中電聯
“新增發電裝機中水、火電規模下降明顯,非化石能源裝機接近60%。”中電聯行業發展與環境資源部副主任薛靜表示,2016年全國基建新增發電生產能力12143萬千瓦,比上年少投產1041萬千瓦。其中,水電新增1179萬千瓦,比上年少投產196萬千瓦,已經連續三年投產規?s小,僅為2013年投產規模的38.1%;火電新增5048萬千瓦,比上年少投產1630萬千瓦。在新增發電裝機容量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比近60%,比重比上年繼續提高。全年退役、關;痣姍C組容量571萬千瓦。
二是電網規模穩步增長,跨省區輸送和中低壓配電能力大幅提升,電網與電源發展將更加協調。《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電網35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回路長度175.6萬千米,比上年增長3.5%;全國電網35千伏及以上變電設備容量63.0億千伏安,比上年增長10.5%。與此同時,全國跨區輸電能力進一步增強。截至2016年底,全國跨區輸電能力8095萬千瓦。薛靜介紹,全年跨區輸電線路新增西北電網向華東電網送電的寧東—浙江±800kV特高壓直流工程,全國新增跨區輸電能力800萬千瓦。
三是系統調峰能力建設加快,有望進一步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性,緩解新能源“棄風棄光”現象,優化電力結構。《報告》指出,針對發電供應調節能力嚴重不足、影響新能源更大規模消納的情況,加快調峰能力建設,加快核準、加大新開工抽水蓄能電站規模,抽水蓄能電站投資額占水電投資比重連續兩年達到13.6%左右,全年新開工抽水蓄能電站容量達到715萬千瓦,主要布局在遼寧、江蘇、福建、陜西、新疆等核電、火電、新能源發電比重較高地區。全面組織實施“三北”地區煤電機組調峰能力提升工程,組織開展熱電機組儲熱改造和純凝機組靈活性改造試點示范,部分項目已經投運,調峰效果有所顯現,部分地區冬季風電消納有所改觀。
“2016年是抽水蓄能發電投產規模最大的一年,全年新增抽水蓄能裝機366萬千瓦。全年新投產抽水蓄能電站有:浙江仙居4臺合計150萬千瓦、江西洪屏4臺合計120萬千瓦、廣東清遠3臺合計96萬千瓦機組。”薛靜說。
圖:2010-2016年抽水蓄電投資額占水電投資比重
數據來源:中電聯
從電力新增投資看,2016年電源投資3408億元,同比下降13.4%;特高壓、配電網及其農網升級改造工程啟動帶動電網投資大幅增長,同比增長17.2%。總體來看,隨著投資項目逐步落地,電源結構進一步趨向綠色、低碳,電網輸配電能力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性提高,電力結構持續趨向優化。
另據了解,為全面綜合反映電力行業2016年度發展改革成就與基本情況、電力標準化發展情況、電力設施運行管理水平,此次新聞發布會上還首次發布了《中國電力標準化年度發展報告2017》《中國電力行業可靠性年度發展報告2017》兩個專題報告。返回中國金融信息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