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欣鑫咨詢 時間:2008/4/2 13:12:16 字體:
大 中 小
甲醇:
最簡單的醇,分子式CHOH。最早從干餾木材的蒸出液中分離得到,故又稱木醇或木精 。絕大多數以酯或醚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 ,只有某些樹葉或果實內含有少量的游離甲醇。可燃的無色有毒液體。熔點-93.9℃,沸點65℃,相對密度0.7914( 20/4℃ )。純甲醇略帶乙醇氣味,粗產品刺鼻難聞。溶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和其他有機溶劑。甲醇與硫酸、碳酸容易發生酯化反應;160 ℃時在硫酸、偏磷酸或三氧化二硼的作用下可失水生成甲醚 CH3OCH3 ,甲醇蒸氣通過氧化鋁、氧化釷也可失水生成醚。
沿革:
1661年英國R.玻意耳首先在木材干餾的液體產品中發現了甲醇,這成為工業上獲得甲醇的最古老方法。1857年法國M.貝特洛用一氯甲烷(見甲烷氯化物)水解制得甲醇。合成甲醇的工業生產開始于1923年,德國巴登苯胺純堿公司首先建成以合成氣為原料、年產300t甲醇的高壓法裝置。至60年代中期,所有甲醇生產裝置均采用高壓法。1966年英國卜內門化學工業公司研制成功銅系催化劑并開發了低壓工藝,簡稱ICI低壓法(見彩圖)。1971年,聯邦德國魯奇公司開發了另一種低壓合成甲醇工藝(簡稱魯奇低壓法)。1973年意大利一座氨和甲醇聯合生產裝置開工,日產600t甲醇和1250t氨。7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上新建和擴建的甲醇廠均采用低壓法,已有的高壓法老廠也在逐步改成低壓法,并出現了其他低壓生產工藝和生產燃料甲醇的工藝。
標準:
車間空氣衛生標準: 中國 MAC 50mg/m3;美國 OSHA PEL-TWA 260mg/m3
危規: GB 3.2 類 32058。
原鐵規: 一級易燃液體, 61069。UN NO.1230。
IMDG CODE 3087頁,3類。副危險 6.1 類。
粗甲醇精餾:
粗甲醇含有多種有機雜質和水分,根據用途對其質量的要求進行加工處理。凈化過程包括精餾和化學處理。化學處理主要用堿破壞在精餾過程中難以分離的雜質,并調節pH;精餾主要是脫除易揮發組分如二甲醚,以及難以揮發的重組分如乙醇、高碳醇、水等。
粗甲醇精餾普遍采用二塔流程。第一塔為加壓操作,分離易揮發物;第二塔接近常壓操作,主要分離高沸物和水。為了提高甲醇收率并降低精餾所耗蒸汽,可采用三塔精餾流程。即將傳統的第二精餾塔分成上下兩塔,上塔為加壓操作(約0.7MPa),回收純甲醇;下塔為常壓操作,分離高沸物和水。生產燃料甲醇時,粗甲醇精制是以除去水為主要目的,因此只需一個脫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