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欣鑫咨詢 時間:2014/1/7 9:15:33 字體:
大 中 小
北京時間1月5日早間消息 《金融時報》報道,據中俄雙方消息人士透露,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俄羅斯天然氣公司目前正在就大規模天然氣交易進行積極談判,并已經接近達成一項價格協議。
事實上,俄氣與中石油已經為此交易進行了多年的談判,以至于很多人開始懷疑它永遠不會成功。
但是,雙方達成協議已經指日可待。最近幾個月,雙方啟動了積極的重新談判。如果雙方順利達成交易,則不僅可以幫助滿足中國在未來許多年里的能源需求,也將改變俄羅斯天然氣公司的處境。
中國和俄羅斯消息人士稱,雙方或將于2013年農歷年底前達成一個價格協議。根據該協議,俄氣將以每百萬英國熱量單位約13美元的價格將天然氣送往中國東部地區。按此就算,俄羅斯天然氣公司送往中俄邊境城市的天然氣價格將為每百萬英制熱量單位10-11美元。
此前,中石油一直堅稱,進口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的價格為每百萬英制熱量單位9美元,它不會向俄羅斯天然氣公司支付比這更高的價格,而且管道燃氣必須比液化天然氣更便宜。
對于俄氣來說,關鍵的問題是它必須收回連接東西伯利亞新氣田和海參崴終端的一個新管道系統所需的巨額投資。該管道系統是為將天然氣運往一些亞洲國家而建設的。通過計算,俄羅斯天然氣公司能夠接受的價格正好為每百萬英制熱量單位10-11美元。
中石油指出,它已經不再像十年前開始談判時那樣需要俄氣生產的天然氣了。如今,中國已構建了連結亞洲中部和緬甸的備用天然氣管道。而且,它還可以從卡塔爾、澳大利亞和俄羅斯其他公司進口燃氣。
“俄羅斯進入中國的天然氣市場已經晚了十年。” 中國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的中俄能源專家馮玉軍說。“時間是在中國一邊。”他補充道。
但中國也不能過于輕視俄氣的存在。由于中國計劃在東部城市減少燃煤污染,中國未來將面臨巨大的天然氣短缺。雖然中國可以將燃煤工業項目轉移到西部邊遠地區,但中國東部城市的生產、供暖和能源供應仍需要更多的天然氣。
雙方的談判僵局再2013年5月被打破。當時,俄氣終于同意優先考慮所謂的東線。當俄氣在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與中國方面進行談判時,它曾計劃通過西西伯利亞的現有氣田來向中國供應天然氣。
但越來越大的國內外需求壓力導致俄氣放棄了這一想法。頁巖氣生產的迅速崛起已經改變了全球的燃氣需求局面。在歐洲,俄氣因為遭遇了反壟斷調查而陷入困境。最近,歐洲委員會5日已要求歐盟成員國就南溪天然氣管道問題與俄氣重新談判他們協議的有關條款。歐洲委員會認為這個項目的某些方面是不合法的。
在俄氣與中石油談判懸置期間,其他的俄中能源項目也已經向前邁進。
值得注意的是,中石油在其他海外天然氣項目也進行了投資,比如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公司,以及瓦泰克公司與法國道達爾公司(Total)的合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