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網—新快報 5月13日訊) 按照本月起實施的相關規定,質監部門還將嚴厲打擊摻假行為
商品出現問題“退一賠一”是通行的原則,瓶裝液化氣的標準則更高:短斤缺兩要賠三倍。
本月起,廣州市質監局正式實施《瓶裝液化石油氣充裝管理服務規范》(下稱《規范》),對于充氣站在煤氣中摻加二甲醚等行為進行處罰。記者昨日跟隨質監部門執法人員來到白云區檢查充氣站,發現氣站基本能遵守《規范》,但在配送方面仍存在監管空白。
缺德充煤氣少了1/3
“咦!新充裝的煤氣怎么才幾天就用完了?”住在天河區棠德花園的王先生一直很納悶,一瓶15公斤的瓶裝液化氣,只是用來洗澡20來天就用完了,而在平時一瓶煤氣至少可以用40天。
實際上,不少使用過瓶裝液化氣的市民都有過類似的遭遇。
據廣州市質監局白云分局局長許嘉迅介紹,液化煤氣短斤少兩是市民投訴最突出的問題,在去年查處的一宗缺斤少兩案件中,某充氣站中一個容量為14.5公斤的液化氣瓶,所謂的“裝滿”竟然只有10公斤液化氣,少了約1/3。
《規范》對計量方面做出規定,要求氣站在接到計量投訴時,應及時了解情況。若情況屬實,應立即為用戶更換質量合格的瓶裝液化氣,不足量部分按照差額部分的三倍賠償。
摻假質監嚴厲打擊
摻加二甲醚一直是瓶裝液化氣行業的“潛規則”。據悉,液化石油氣的價格已經超過7000元/噸,而二甲醚仍維持在4000多元/噸,在瓶裝液化氣里摻加二甲醚可以獲得巨額利潤,但卻可能導致液化石油氣鋼瓶閥門漏氣和焊接氣瓶嚴重腐蝕。為此,國家質檢總局曾明令不得在民用液化石油氣中摻入二甲醚。但有些經營液化石油氣的企業為了追求利潤不顧人民群眾安全,依舊在瓶裝液化氣里添加二甲醚。今年年初,東莞多個加氣站被爆出在瓶裝液化氣里大肆添加二甲醚,比例多達7:3,每天數百噸問題氣流向珠三角甚至廣州。
《規范》里對此也有明確規定。針對摻加二甲醚的現象,質監部門已經獲權可進入氣站充裝領域進行查處,對于類似問題將嚴厲打擊。
市民怕被騙自己取煤氣
12日上午,記者跟隨廣州市質監局白云分局執法人員來到白云區多間加氣站進行檢查,發現對加氣站的配送仍存在監管空白。
記者在白云大道振戎公司一間加氣站看到,許多當地居民騎自行車過來取15公斤裝的液化氣。街坊陳伯告訴記者,并非對加氣站信不過,而是對配送門店有質疑,“一瓶煤氣少兩三斤,現在的煤氣又這么貴,我寧愿自己來稱一下,然后騎自行車來載回去。”
對此,加氣站的胡志煉經理也無奈地表示:“這是歷史形成的!很多地方有代充點,但不屬于各加氣站管理,所以加氣站對于這些代充點也無法管理。”廣州市質監局白云分局局長許嘉迅也表示,代充點之間存在價格惡性競爭,與加氣站方面約定一瓶氣少幾公斤或者拿了足量的氣回去后自己重新灌裝,這屬于中間的流通環節,由其他部門來管理。
許嘉迅建議使用瓶裝液化氣的市民,最好通過各大燃氣公司的熱線電話訂購煤氣,然后由燃氣公司所屬的配送點配送上門,這樣可以保證瓶裝液化氣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