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抖音免费下载/日本少妇xxxrp乱/99爱在线/精品麻豆

熱線電話:13824409190
本欄目信息最新

期待與中石油重啟合作

來源:欣鑫咨詢  時間:2010/4/12 8:55:39  字體:    

(21世紀經濟報道 4月10日訊)伍德塞德(Woodside)今年年初登上了中國各大報刊的顯著位置,因為這家澳大利亞第二大石油天然氣公司和中石油價值高達400億美元的液化天然氣采購協議失效了。

中石油與伍德賽德曾簽署框架協議,每年從伍德賽德布勞斯天然氣項目購買200萬-300萬噸天然氣,供貨起始時間為2013年至2015年。框架協議于 2009年12月31日到期。今年1月4日,雙方宣布,由于布勞斯項目開發推遲,框架協議失效。

但伍德塞德的首席執行官唐·沃特(Don Voelte)顯然沒有受到這起失敗的交易案的影響。在公司總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這三家中國能源巨頭是他最為頻繁提及的名字,和中海油在廣東液化天然氣進口項目上的破冰合作讓沃特感到“榮幸和驕傲”,而和中國中央和地方政府官員的熟識也讓他頗為得意。

這一切讓人很難相信,在1970年代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之前,當時的沃特還根本不了解中國到底是個怎樣的國家。如果再往前20年,沃特甚至不知道地球上有一個叫做中國的國家。

而現在,在伍德塞德的未來發展戰略中,中國已占據了至關重要的位置。“在我看來,中澳未來在能源領域長期緊密的合作是必然的趨勢。中國需要能源來維系它的發展,這為我們的產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沃特說。

期待向中國提供更多天然氣

《21世紀》:過去日本是澳大利亞液化天然氣的最主要客戶,而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對能源的需求也水漲船高。這個變化給伍德塞德的運營帶來哪些具體的影響?

唐·沃特:伍德塞德成立至今已經有56個年頭,作為西北大陸架氣田合資運營企業的控股方,伍德塞德在21年前就開始生產液化天然氣(LNG),但當時除了和中海油簽訂的向中國廣東省供應合約外,絕大多數的產品都出口去了日本。

之所以形成這樣的出口格局有歷史的原因,因為項目的關鍵投資人都來自日本;而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對LNG并沒有太大的興趣。中國的資源稟賦不同于日本、新加坡、臺灣和香港等資源稀缺國家和地區,中國不僅自己就有大量的資源儲備,而且鄰國里也有不少資源大國,比如土庫曼斯坦就擁有豐富的天然氣資源。

但是,隨著中國成為崛起中的新興力量,情況已經完全不同了。所以,伍德塞德希望也已經在和中國資源企業積極合作。我剛才提到的廣東液化天然氣項目,是中國第一個從國外進口LNG的項目,標志了中國進口液化天然氣的開端。作為這個項目的參與者,我們對此感到無比榮幸和驕傲。

除了中海油,我們和中石油、中石化等中國能源企業都保持著非常良好的關系。中國沿海都在建造更多的LNG再氣化等裝置,我們意識到中國制定了非常聰明的能源戰略,來多樣化能源使用,不僅使用本國自有的煤炭等資源,還積極進口國外資源。而伍德塞德希望可以在未來向中國提供更多天然氣資源。我們已經向中海油、中石油和中石化這三家企業發出邀約,在Browse、Sunrise和Pluto項目上進行合作。

 

除了這三家中國最主要的天然氣進口企業外,我們和中國政府、中國大城市的市長和主管副市長都有非常好的關系,比如,我們和中國國家發改委保持著非常暢通的交流。

《21世紀》:和鐵礦石不同,在天然氣資源上中國有很多別的選擇,澳大利亞的優勢在哪里?

唐·沃特:是的,中國可以從俄羅斯、卡塔爾、印尼等很多地方獲得天然氣。這對中國是一件好事,因為這可以幫助中國分散能源來源,減少對某個國家的過度依賴。

但澳大利亞也有自己的優勢,澳大利亞的政治和社會穩定,可以長期穩定地提供中國所需要的能源,和卡塔爾相比,在天然氣運輸上,澳大利亞也有優勢。

在我看來,中澳未來在能源領域長期緊密的合作是必然的趨勢。

中企國有背景不成障礙

《21世紀》:你剛才提到的和中石油這些中國企業的合作,我想問,這些企業的國有背景有沒有讓你有所顧慮?

唐·沃特:讓我這么說吧,我和中海油的傅成玉等都認識,當我和這些朋友交流的時候,我根本不會特別地意識到他們是來自國有企業這個特殊的機制,這根本不是一個問題。我們和中國企業形成非常良好的關系,這和我們跟世界其他地區企業的交往完全一樣。

我們有非常豐富的客戶資源,在美國、土耳其、西班牙各地都有伍德塞德的天然氣客戶。當和客戶進行交易的時候,我們不是在和中國交往,和日本交往或者是和新加坡交往,我們交往的對象是一個又一個不同的企業,當然我們也會有更青睞的客戶,但這完全不是寬泛意義上地區別對待客戶。

期待和中石油重啟合作

《21世紀》:你們與中石油的布勞斯天然氣項目為何會失效?

唐·沃特:協議失效的主要原因是我們沒有辦法在中石油要求的時間里提供天然氣,我們沒有選擇隱瞞或者誤導中石油,而是把我們的時間表很坦誠地告訴了中石油。而中石油決定到其他地方尋找氣源。對我們來說,這也沒有什么問題,第二天我們就接到電話,有一家中國企業希望能替代中石油的位置。

我要強調的是,框架協議失效一點也沒有影響我們和中石油的關系。我們還是非常好的合作伙伴。也許未來這起交易也有可能復活,這就非常好了。

《21世紀》:協議失效背后是不是與國際天然氣價格下挫有關,因此伍德塞德和中石油在價格問題上出現分歧?

唐·沃特:不是,主要原因就是我剛才說的項目進度推遲。和中國不一樣,澳大利亞的人口很少,所以勞動力供應緊張,不能再在同一地區有好幾個項目同時上馬,所以我們只能放慢步伐,錯開開工時間。不像中國那樣,可以同時完成大量的基建項目。對我們來說,這太不可思議了。

©2006 廣州欣鑫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電話:13824409190

粵ICP備050150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