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抖音免费下载/日本少妇xxxrp乱/99爱在线/精品麻豆

熱線電話:13824409190
本欄目信息最新

中海油海外擴張:700億美元下單澳洲天然氣

來源:欣鑫咨詢  時間:2010/3/25 7:39:05  字體:    

(21世紀經濟報道 3月24日訊)在本月13日宣布了對Bridas的收購之后,中海油又在澳洲再次出手。

3月24日下午,圍繞著一筆以液化天然氣貿易為核心的大單,中海油總經理傅成玉與英國天然氣集團首席執行官弗蘭克·查普曼在北京簽署了相關合作協議。

記者了解到,除液化天然氣的購銷外,該協議還包括煤層氣開發、天然氣液化處理、造船、運輸等,其交易金額將刷新中國公司國際合作的投資紀錄。

RBS Morgans駐墨爾本分析師NikBurns為此合同估值700億美元,傅成玉對此亦表示認同。“合同規?傮w很大,目前大家不會把它算得特別精確,但應該在這個范圍內。”

對中海油而言,憑借著這筆大單,中海油將在澳洲建立起液化天然氣整個產業鏈的全方位合作體系,這意味著其海外擴張再次邁出了一大步。在2005年收購優尼科失敗后,中海油拓展海外業務的成績要遜色于中石油和中石化,直到11天前收購Bridas才再次回到了舞臺中央的聚光燈下。

大交易

“這不是一個項目——43個不同的小協議的簽署,組成一個大的協議。其中柯蒂斯液化天然氣項目將在2013年2014年投產。”英國約克公爵安德魯王子指出。

記者了解到,此次液化天然氣購銷及澳洲柯蒂斯液化天然氣項目的有關協議主要包括:中海油將每年從英國天然氣集團采購360萬噸液化天然氣,為期20年。協議將在中澳兩國政府批準后和2010年項目最終投資決策后生效;中海油將獲得煤層氣資源儲量權益的5%、第一條生產線10%的權益;雙方將共同組建船東公司,在中國建造兩條液化天然氣運輸船。

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以煤層氣為原料的液化天然氣項目,也是澳大利亞迄今最大單一買家的液化天然氣協議之一,標志著以煤層氣為原料的液化天然氣將首次銷往全球最有潛力的中國市場。

對于此次交易中的液化氣具體價格,中海油和英國天然氣集團并未對外公布。

但英國天然氣集團首席執行官弗蘭克·查普曼表示,此前曾有人估算交易中的天然氣購銷協議價值400億美元,這算是比較準確的預測。

通過這筆大單,中海油在LNG方面的領先優勢得到了進一步鞏固。截至目前,中海油已簽訂液化天然氣長期供應合同總量達3.2億噸。

“10多年前,我們率先開發了液化氣市場,引領了先機。今年,中海油將向中國市場引進超過800萬噸的液化氣,相當于1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在將來20年中,柯蒂斯項目每年供應360萬噸液化天然氣(相當于50億方)。而未來25年,我們已經簽訂了每年1600萬噸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合同,這個量意味著未來20年通過液化天然氣的消費減少9億多噸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傅成玉說。

傅成玉表示,中國海油將繼續本著“合作、發展、共贏”的理念,尋求并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公司的產業結構將逐步實現從單一的傳統油氣產業向“多元、低碳、集成”的產業體系轉化,形成多元發展,清潔低碳,綜合集成的新型能源產業結構。

海外戰略轉型

這筆大單的簽訂加上此前對Bridas的收購,讓中海油今年的國際合作早早就取得了醒目的成績。

事實上,以2005年收購優尼科事件為標志,中海油兇猛的海外擴張風格曾經讓世人驚嘆。據傅成玉介紹,在近30年,中海油與數十家國家石油公司和國際公司,在全球數十個國家開展作業,進行貿易與合作。

但在折戟優尼科之后,中海油近些年讓人印象深刻的大并購卻并不多,一些已經曝光的交易部分均以不了了之而告終。

在過去的一年,中海油惟一值得一提的海外并購,就是以1億美元左右收購了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在美國墨西哥灣的少量勘探區塊權益。

這甚至讓中海油的一些員工對傅成玉產生了疑慮。有媒體報道稱,一位中海油的管理人員私下猜測傅成玉是否已不能再承受一次高調失敗的壓力。

但在不知不覺中,傅成玉率領的中海油卻完成對海外擴張思路的調整。

事實上,并購優尼科的擱淺,讓傅成玉這幾年對海外并購有了新的思考。他在去年年底表示,中海油收購公司的動作放慢了,但是買資產、與人合作的動作加快了。“不買公司買資產”成為其強調的重點。

作為這種觀點的注腳,去年11月18日,中海油與澳大利亞Altona Energy Plc共同成立新公司開發澳78億噸的煤炭資源,而中海油擁有該公司在澳洲業務51%的開采權。

其實,中國公司前些年的海外擴張思路早已在外界引發爭議。

澳大利亞貿易委員會大中華區資深投資專員王恒巖就認為,“中國公司在海外投資,雖然數目不多,但動作比較大。從一開始寥寥無幾到突然變得量很大,造成很多人不太適應。尤其是中國公司到海外收購往往要求控股,造成外資公司的反感,很多公司更習慣從5%或10%股權合作開始,然后逐漸加深合作的方式。”

能源合作新模式

此次合作被中國、英國和澳洲三方視為三方合作的典范。

“這個項目實現了產業鏈的全方面合作,為國際市場樹立了標桿。中國將更多參與到國際天然氣市場中,以滿足國內需求。”國際能源局副局長劉琦稱,“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未來的需求量還將保持較快增長的勢頭”。

據悉,就在2009年我國進口了580萬噸液化天然氣,增長率達67%。

而英國和澳洲也為能進一步打開龐大的中國市場而感到滿意。

澳大利亞聯邦資源及能源部長弗格森表示,澳洲是世界第三大液化氣的出口國,正致力于成為世界第二大液化氣出口國。這個項目將促進澳洲東海岸天然氣的開發,尤其是對昆士蘭的開發——那里資源非常豐富,這個項目能給兩國在未來幾十年帶來巨大財富,對澳洲企業也是重大的機遇,能借中海油到中國尋找商機。

據介紹,2009年,中國有200億美元投資到澳洲的能源項目。

“此次合作創新了中澳雙方的能源合作方式,拓寬了合作領域。”傅成玉說。但采用類似的商業模式開發澳洲煤層氣的不只是中海油和英國天然氣集團。

就在前天,殼牌和中石油聯合宣布雙方的合資公司CSCSG(Australia)Pty Ltd將以35億澳元的價格收購Arrow公司所有股份。這意味著雙方將在澳洲建立起從煤層氣開發到液化的生產基地,為澳洲煤層氣的商業化奠定了基礎。

王恒巖對此并不感到奇怪。他表示,近期中澳商業合作有從鐵礦石等資源變為以能源為主的趨勢。

“和鐵礦石不同,中澳之間的能源貿易已經進行了很多年。除了能源開發,澳方也希望中國公司考慮更多深加工項目,例如煤層氣制LNG、煤化工等。畢竟中國公司在煤化工等方面也擁有一些技術優勢。”王恒巖說,“這將讓中國和澳洲的能源合作走向深化——從貿易出手,向產業鏈深層次延伸。”

“中國和澳洲的能源合作很有前途?梢钥吹綄碛泻芏嗟暮献鳈C會,而目前雙方已經建立了很多合作的途徑,澳洲可以提供可靠的清潔能源,同時他們正在建設很多的新的能源供應能力。當這兩個方面結合在一起,中國和澳洲的合作就會更加緊密。”弗蘭克·查普曼也說。

 

©2006 廣州欣鑫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電話:13824409190

粵ICP備050150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