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產氣100多億方 就要用掉106億方
四川用氣2012年有望緩解
去年全省用氣缺口近50億方,業內人士預測今年氣價可能上漲
“去年全省天然氣用氣量同比增加了10%以上,而全省的供氣量增加只有2.9%”,日前,省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供需矛盾加上全國用氣量大幅增長,導致“氣緊”在冬季頻頻光臨四川,而去年全省天然氣缺口將近50億方。業內人士則表示,四川缺氣主要有三大原因:用量大、氣價低和無儲備。該人士預計,要到2012年,這一狀況才有望得到緩解。
用氣量年均增長1成以上
據省經信委相關人士介紹,2009年,全省全年用氣量達到106億方,接近全國的七分之一。盡管如此,目前全省用氣仍舊很緊張,“很多附加值較低的產業已經停氣了”。
記者采訪獲悉,很多人認為四川是產氣大省,并不應該出現缺氣情況。對此,省經信委該人士表示,四川確實是產氣大省,年產量有100多億方,但由于全省用氣量巨大,基本上都是“川”氣“川”用。他向記者介紹,四川氣化率相當高,180多個縣的氣化率達80%,而用氣量的年均增速超過了10%。在用氣量上,民用占了45%左右,化工企業用氣25%左右,剩余為其他企業。去年,全省用氣量的缺口更是達到了將近50億方。
而在用氣量持續增長的情況下,供氣量的增幅并不大,“去年同比2008年只增加了2.9%”,他同時還擔心,2010年的供氣量增幅有可能更低。
據介紹,中石油、中石化在川渝兩地的老氣井產量呈近二成的幅度衰減。新開的氣井產量也并不“如意”,其中中石油龍崗氣田,原計劃日產量是600萬方,但實際還不到400萬方。
業內人士表示“要緩解靠價格”
106億方,四川用氣量為何會如此巨大?業內人士表示,主要原因就是“氣價便宜”。他向記者介紹,目前氣價均由國家發改委統一制定,而氣價機制的不靈活加上氣價便宜,導致川企紛紛選擇燒氣。據介紹,目前成都市工業用氣價格每立方米僅為1.66元,這與電力、成品油等能源相比,“成本相當便宜”。
“當然,價格是一把雙刃劍。”省經信委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會導致一些小型企業因成本提高而出現倒閉情況,“但省內用氣都是優先保障附加值較高企業,對于附加值低的企業,采用氣價的價格杠桿,還有利于進行結構調整,倒逼企業轉型升級”。
業內人士認為,成品油是一個好的范例,在成品油實現價格與國際接軌機制后,缺油的現象就基本沒有出現。而隨著進口天然氣量的增加,進口氣與國產氣的巨大價格差距將導致國內天然氣銷售市場混亂。特別是在冬季,隨著用氣量的增加,“氣緊”頻頻來襲。
記者獲悉,目前國家發改委已經開始征集意見。有媒體預計,新的天然氣定價機制將在今年推出,國內天然氣價格可能上升20%~30%。
2012年有望得到緩解
“除了冬季,天然氣是要四處推銷的。”一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冬季“氣緊”一個重要原因是各地用氣量加大,在其他季節,天然氣只有通過關井的方式減少天然氣產量來控制。“在北京,是通過儲氣庫來儲存天然氣的,以備冬季調峰之用。”一業內人士表示,建設儲氣庫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調峰用氣,解決峰谷差的問題,“中石油目前獨立建設了華北地下儲氣庫群和金壇儲氣庫,但還難以應對我國天然氣市場快速發展的需要,而且儲氣庫建設選址難、投資大、周期長”。
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預計,隨著中石油普光氣田投產,四川也將有40億方左右的增加空間,而目前隨著澳大利亞、烏克蘭與我國輸氣管道的鋪通,預計每年會向我國供氣500億方左右,“四川用氣2012年有望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