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日報 12月17日訊)隨著冷空氣的再次南下,武漢市遭遇了今年第四輪“氣荒”。從12月13日起,武漢市再次對全市天然氣工商業用戶實施全面停限措施,停限的范圍還包括一些公用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此次停限力度超過了11月中旬的“氣荒”。
自今年入冬以來,武漢市已經遭遇四次天然氣供應緊張。其中11月中旬的“氣荒”主要由于北方地區遭受強寒潮,“西氣東輸”管道馳援北方,造成包括武漢在內的部分中南部地區天然氣供應緊張。但此次“氣短”程度遠甚于11月中旬。
據武漢市天然氣有限公司介紹,造成供應緊張的原因,還是儲量不足,只能“看天吃飯”。相對固定的供應量和儲備量,一旦天氣變冷,就勢必出現供應吃緊。
據了解,當前上游每日向武漢市提供的天然氣量為195萬方到197萬方,隨著民用采暖用氣量的不斷增加,近日的實際需求量達240萬方到250萬方,需求量比11月中旬增加了10萬方左右,目前主管網壓力已不到1帕。
面對50萬方的日供應缺口,12月14日,武漢市決定對所有能實施停限的工商業用氣喊停,范圍之大超過往常,希望以此挪出氣源填補民用天然氣和出租車天然氣的用氣缺口。
盡管政府明確要求必須保證出租車行業的供氣,但一些出租車司機反映,武漢市內部分天然氣加氣站出現“斷氣”或者限量供應,據市民描述,個別加氣站前等候加氣的出租車一度長達一兩公里。
對于停限供應天然氣的企業,武漢市政府要求啟用備用能源,但尚無具體的補貼措施出臺。武漢市經委相關負責人向CBN表示,對于企業的供氣問題,主要是由武漢市天然氣公司與企業簽訂具體的供應合同,此次停限,也是由天然氣公司在具體操作,政府部門暫時沒有過多干預,至于補貼等問題,暫時也無法對外提供具體的內容。
CBN記者了解到,為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較長時間“氣荒”困擾,一些較大的企業也已經向政府相關部門提出補貼問題,有關方面也正在討論。目前,該市已經對以天然氣為能源的出租車實行補貼措施。
武漢市和湖北省兩級發改委,從11月中旬開始便向有關部門要求增大當地的天然氣供給額度。武漢市天然氣公司也在爭取通過多渠道擴展天然氣供應。但CBN綜合多方信息判斷,天然氣供應額度很難在近期出現較大改變,短時期內武漢市的天然氣供應情況還將持續吃緊,如果出現進一步的降溫天氣或者低溫持續,仍存在工商業用氣全面停供的可能,民用供氣的壓力也將加劇。
不過,武漢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沒有必要過于夸大天然氣供應緊張情勢,最主要的還是要呼吁市民節約用氣,多方努力一起度過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