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卡塔爾液化天然氣(LNG)過高的市場價格,讓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與卡塔爾液化天然氣公司(Qatargas)去年達成的LNG引進項目,在尋找下游買家上遇到難題。自今年2月份以來,中海油在華南地區全面開拓下游LNG用戶的行動遲遲沒有大的進展。
據業內人士透露,無論是城市燃氣公司,還是燃機電廠,對于購買中海油引進的卡塔爾天然氣到目前為止都僅僅停留在意向階段上,而卡塔爾LNG有望在9月底開始進入國內市場。
卡塔爾LNG下月底國內上市
去年6月,中海油與Qatargas簽署了一項為期25年的液化天然氣購銷協議,根據協議,中海油每年將從卡塔爾液化天然氣公司進口200萬噸液化天然氣,用于中國海油的LNG站線項目。
對于卡氣的最終去向,業內人士曾普遍獲悉將落腳寧波LNG項目。不過,由于寧波LNG項目至今尚在建設中,預計將在2012年投產,目前只能由廣東大鵬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接收卡氣。
據接近中海油的人士稱,卡塔爾LNG9月底至10月初可能進入中國市場,今年預計將進口60~70萬噸LNG。這樣一來,我國LNG長期協議氣源繼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之后,又會增加一個卡塔爾。
不過,中海油內部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求證時表示,何時引進現在還沒有時間表,具體的事宜還沒有確定。
《BP世界能源統計2009》數據顯示國,2008年流入中國的LNG總量為44.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4.73%,占全球貿易流量的1.96%,進口量主要來源于澳大利亞的長期協議氣,同時也在非洲地區尋求現貨作為補充資源。
下游“不買單”
為了打開卡塔爾LNG的國內市場,今年2月份以來,中海油就在華南地區全面開拓下游LNG用戶。然而,卡氣價格高于市場預期,下游用戶開拓進展卻并不順利。
卡氣定價與日本原油綜合價格(JCC)間接掛鉤,并不設封頂價格,JCC是日本進口長協LNG價格的基準價格。
隨著國際油價的不斷上漲,JCC的價格從今年1月的43.14美元/桶上漲至6月的59.30美元/桶,漲幅達到37%。而同樣從深圳入境的澳洲LNG,其LNG價格對應的最高原油價格為25美元/桶,卡氣成本遠遠高于澳氣成本。
據調查稱,無論是燃機電廠,還是燃氣公司,都未就卡氣的購買事宜與中海油簽訂正式協議。對此,中海油內部人士說:“對于卡塔爾LNG目前的銷售情況暫時無法作過多的披露。”
廣東是中國燃機電廠最多的省份之一,中海油廣東大鵬早在2006年已開始運作進口LNG。據當地電廠人士說,該公司雖與中海油簽訂了意向協議,但還沒有達成實際采購的協議。公司擔心卡氣價格高,9月后用電需求下降,加之屆時燃料油價格下跌,公司就會出現大的虧損。
在城市燃氣市場上,中海油雖已與佛山、廣州、東莞等城市燃氣公司簽訂了框架協議,明確了買賣意向和初步訂量,但對于具體需求量以及價格,則還沒有確定。
據了解,卡氣到岸價格預計在3元/立方米左右,加上接收站的運作費用,預計出站的價格在3.5元/立方米左右。目前,廣州、佛山、東莞民用天然氣的價格分別為3.45元/立方米,3.85元/立方米和3.6元/立方米。這樣以來,燃氣公司運營獲利空間不大。
“上下游企業合作應把長期合作關系放在首位,而能源價格未來也是看漲的。”中海油一內部人士表示,中海油與Qatargas達成的LNG購銷協議中的價格不是采用油價與氣價掛鉤聯動的方式,而是鎖定油價的方式。當國際原油價格漲至固定價格時,氣價就不能再漲了,不管油價再怎么漲氣價也不能漲。在高油價下,這種方式就有成本優勢。
不過,25年的購銷協議對于中海油來說,如何盡快打開下游的銷路成為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