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上海未來電源“5+X”格局的重要一步,上海臨港燃氣電廠一期工程已經落子。
臨港燃氣電廠一期項目計劃2009年內開工,前兩臺機組力爭于2010年內建成投產,整個工程計劃于2011年“迎峰度夏”前全部建成投產。臨港燃氣電廠一期工程項目以年運行2000小時計,年耗用天然氣6.1億立方米。
2010年上海可供發電的天然氣約16.8億立方米,2015年可達38.3億立方米,在發電年利用小時2000小時情況下,分別可支撐約480萬千瓦和800萬千瓦的燃氣發電,目前上海電網的燃氣發電容量為252萬千瓦。
上海電源五子棋
上海十一五能源規劃明確,上海將規劃市內、市外電源分別占全市電力供應能力的2/3和1/3左右。市內電源規劃形成5+X格局:即五大發電基地(外高橋、石洞口、吳涇-閔行、漕涇和臨港)和若干個調峰與熱電聯產電廠,發展分布式供能系統。
6月25日,申能股份股東大會專題審議臨港燃氣電廠一期工程。
雖然單位發電成本高于煤電,但燃氣電廠在價格體系中享受優惠。申能股份表示,“在上海目前電價機制和水平條件下,燃氣電廠項目可滿足資本金內部收益率10%的要求。”
上海電網裝機容量是1700多萬千瓦,4臺機組160萬千瓦比例上是1/10不到,上海還有30%的用電是外來電,如三峽電、皖電。
目前上海的燃氣電廠主要是有3個:華能燃機的3臺40萬千瓦燃氣機組;漕涇熱電的兩臺30萬千瓦的燃氣供熱機組;奉賢燃機的4臺18萬千瓦的燃氣機組。 至于天然氣供應是否穩定,申能股份表示,“公司已與上海天然氣管網通過協議安排,基本落實了本項目有關天然氣供應”。
進口天然氣
臨港燃氣電廠項目是LNG配套電廠,背后是上海能源布局中對天然氣供應的渴求。
2010年,上海市天然氣的供應量將達到55億-60億立方米,而現在上海天然氣供應以西氣東輸和東海氣為主。上海希望長遠規劃形成西氣、川氣、進口LNG和東海氣等多氣源供應格局。
上海“十一五”期間將建成進口LNG一期工程、接收川氣東送,擴建五號溝應急備用站,并基本形成覆蓋全市的天然氣高壓主干管網系統。
作為上海市“十一五”期間能源供應的重要項目, LNG項目建設規模為一期進口天然氣300萬噸/年,計劃2009年上半年開始供氣,屆時每年可供應天然氣約40億立方米,成為上海天然氣供應系統的主力氣源。
項目接收站和海底輸氣干線項目投資70億元人民幣。主要由LNG接收站、LNG專用船碼頭和海底輸氣管線工程三部分組成。
此外,“十一五”期間上海市要著手開展第二個LNG接收站選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