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 徐海星)專家6月18日在廣州再度敲響“能源緊張”的警鐘,記者昨天從廣東油氣商會主辦的2009中國清潔能源論壇上獲悉,隨著石油等傳統能源漸漸減少,到了2020年,如果沒有合適的替代能源,中國或許有1~2億輛車沒有汽油加。
參加論壇的權威專家全國清潔汽車行動專家組組長王秉剛表示,未來節能一方面,用LPG、LNG、電能以及混合動力來代替傳統的汽、柴油。同時,針對廣東的特點,專家提出,在先行試點的廣州的帶動下,借廣佛一體化之機,以LPG為主、LNG為輔,逐步向珠三角鋪開。同時,開展電動及混合動力車的試點工作。
短期內LPG不會征收燃油稅
“很多統計都說,到了2020年,或有超過1億輛汽車沒油加,因為怕能源不夠,不敢說,但是,這個數據不只這些,要面對這個實施,才能找到出路。”全國清潔汽車行動專家組組長王秉剛介紹,發展清潔能源汽車已經刻不容緩了。
王秉剛認為,隨著廣佛同城化,乃至珠三角一體化的深入,車用清潔能源的一體化也應該逐步推進,對比LNG、CNG(液化天然氣)、電力,短期內,LPG是首選,電動汽車是長遠目標,也是最終解決能源瓶頸問題的途徑。
更關鍵的是,LPG技術非常成熟,而且稅負不高,王秉剛坦言,雖然LPG和汽油一樣,都是隨著國際油價波動的,但是,由于國家未來的幾年里,都不會對LPG征收燃油稅,隨著國際油價的走高,LPG相對汽油零售價格的優惠空間會進一步擴大,其優勢也會更加明顯。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環境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趙細康認為,發展清潔汽車必須從現實情況出發, 目前LPG和CNG技術在我國已經基本成熟,珠三角發展清潔汽車應當重點考慮燃氣汽車。而在技術和經濟性都可行的情況下,燃料的可獲得性則成為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
珠三角公務車應率先改用LPG
從區域上來講,以廣州的經驗為中心,逐步實現珠三角清潔能源的一體化。“廣佛同城化是個機會,出租車肯定會兩個城市間跑來跑去,佛山應該抓住機會。”此外,王秉剛還表示,從應用范圍上,應該由現有的公交車、出租車入手,接下來,政府部門的公務車以及郵政、環衛等公共事業領域的車輛,也應該加快清潔化步伐,逐步采用LPG作為替代能源,最后,對于私家車,就要通過“經濟”以及“政策”手段進行引導,不能強制。
“老百姓覺得劃算,才會用。”王秉剛為記者算了一筆帳,以一臺普通私家小汽車為例,車主買車時,如果選擇雙燃料車(汽油和LPG雙用燃料),成本比單燃料即汽油汽車高5000~6000元。一臺私家車每年累計的行駛里程約2萬公里。參照目前每升汽油或LPG的價格約為6元、3.3元,按照每百公里需要消耗10升汽油或10-11升LPG計算,采用LPG做燃料的汽車,每百公里,要比采用汽油節省25元-35元,一年下來,燃料費用就可以節省5000-7000元。也就是說,一年節省的燃料成本,可與多出的購車成本打平。而后每年仍可節省5000-7000元。 考慮設價格調節基金“對沖”油氣價價格高漲 據了解, 著LPG的進一步推廣,廣州市物價局價格管理處處長張奇德表示,定價機制還有完善的空間,趨勢是從政府定價,向指導價過度,最終逐步轉向靈活的市場定價模式。
據悉,廣州物價部門目前已在考慮,在原材料價格波動較大的部分行業,條件成熟時考慮建立價格調節基金。在終端銷售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原材料價格低時,可以從終端銷售價格中提取一部分匯入價格調節基金;原材料價格高時,提取價格調節基金發放給經營企業、緩解企業暫時性的壓力。與此同時,政府各相關部門正在積極研究建立車用液化石油氣價格應急機制,包括完善財政對公交行業的補貼制度,以及出租車行業應對車用液化石油氣價格變動風險的工作方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