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油改氣”會否重走老路
荊楚網-楚天金報
江城“油改氣”用戶與日俱增,天然氣行情看漲,相比江城天然氣加氣站的人滿為患,武漢市區里液化氣(LPG)加氣站卻顯得冷清不少,一些早年經歷了汽油改裝液化氣的的士司機,擔心汽油改裝天然氣會重演液化氣加油站由盛到衰的歷史。
據了解,由于天然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遠低于原油和煤炭,隨著全球能源需求上漲、環保要求更嚴格,天然氣目前正受到大力追捧。據英國石油公司統計顯示,去年全球天然氣消費量上漲了3.1%,漲幅幾乎是原油消費漲幅的3倍。而日前在馬德里舉行的世界石油大會上,多國石油部長預測,隨著全球對清潔能源的需求熱度不斷上升,目前比原油便宜40%的天然氣可能持續漲價。
天然氣的發展走勢似乎和多年前液化氣的走勢有著驚人的相似,如果天然氣未來的價格上漲,車主們會不會重新選擇汽油,如今的加氣站以及“油改氣”的汽車會不會像今天的液化氣加氣站(LPG)一樣陷入尷尬的境地?
一名6年前將的士改裝成液化氣的的士司機劉師傅,最近又將車改成了天然氣,他告訴記者,同樣的車子跑100會里,燒油要60多元,用液化氣要50多元,而燒天然氣卻不到40元,用天燃氣明顯要便宜不少。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武漢有液化氣燃料的的士800臺左右,占武漢的士總量的6%,每年消耗液化氣一千多萬立方。液化氣受到推廣是因為最初液化氣計劃定價,價格相對低廉,但隨著液化氣價格的放開,作為石油粗加工產品的液化氣的價格開始走高,并逐漸被蘊藏量豐富的天然氣奪去了不少市場。
武漢天然氣公司的負責人表示,天然氣在我國西部、北部以及在俄羅斯、烏克蘭等鄰國都有豐富的蘊藏量,目前武漢市場的天然氣主要來源是重慶和新疆,預計到2010年武漢市的一年的天然氣供應能力是12億立方,而目前武漢一年的消耗量僅為4億立方,僅占1/3,國際上天然氣在城市能源的占比一般在21%-25%,而目前武漢還只有3%-5%,因此,天然氣在武漢的使用和普及從長期上看是穩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