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價上漲促部分居民改用電 能源專家不贊成
新華日報
隨著國際油價猛漲,氣源價格水漲船高,南京液化氣零售價逐月攀升至117元/瓶(14.5公斤瓶)。高氣價增加了居民一日三餐“燒”的費用,也在改變家庭能源消費結構。在南京,相當一部分居民改用電器燒水、煲湯,港華公司則加快了老小區換裝天然氣的步伐。
記者18日從多家液化氣公司獲悉,進入3月份以來,液化氣銷量和去年同期相比,平均下降了20%-30%。過去,南京空院液化氣公司一個門店日均銷售200瓶氣,今年6月份日均只賣140瓶左右,最少的一天只賣了100瓶。城市居民減少的“液化氣消費”,大多用電來彌補,如改用電水壺燒水、電砂鍋煲湯;而郊區農民除了用電“做飯”,還重新燒上了柴草。
用電“做飯”,是因為氣價漲后,比燒氣便宜。南京空院液化氣老總薛少華介紹,據換算,氣價賣到70元一瓶時,跟0.35元的谷電價格性價比相當;氣價賣到90元一瓶時,跟0.52元的峰電價格性價比相當。而今年3月份以來,液化氣零售價一直在100元/瓶以上,居民在全天任何時候用電“做飯”,都比液化氣劃算。
但能源專家稱,電屬于二次能源,而液化氣是石油煉制的副產品,用電代替液化氣“做飯”,顯然“物非所用”。但高企的油價扭曲了居民能源消費結構。這種情形也非供電部門樂見,今年夏天,供電形勢總體偏緊。
居民“燒”的出路在管道天然氣。眼下,居民每戶每月天然氣費用一般30-40元,其性價比不但遠高于液化氣,也高于電。南京港華董事長徐林介紹,今年三四月份以來,每天申請安裝天然氣的有100多戶,而去年同期每天只有二三十戶。由于擔心冬季氣源緊張,加上人手所限,港華采取了穩健發展“民現戶”的策略,只要管網條件滿足,盡量給老小區安裝天然氣,今年該公司老小區將發展3萬以上天然氣用戶。以此“改裝”速度,不消兩年,南京管道氣用戶將超過液化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