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抖音免费下载/日本少妇xxxrp乱/99爱在线/精品麻豆

熱線電話:13824409190
本欄目信息最新

LPG推行面臨五年之癢 廣州公交油改氣進退兩難

來源:欣鑫咨詢  時間:2008/5/20 8:26:54  字體:    

LPG推行面臨五年之癢 廣州公交油改氣進退兩難

2003年下半年,在眾多爭議聲中,由廣州市交通委員會牽頭,毅然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將柴油全面改換液化石油氣(LPG)。
  5年來,圍繞著LPG的聲音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公交企業指責,由于使用LPG致使企業巨額虧損;環保人士質疑LPG是否真的環保;政府郁悶,每年貼進去幾十億元資金,仍舊批評聲一片……
  同樣推行LPG,香港則是一帆風順,鮮有波瀾。那么,廣州的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理想與現實的悖論
  近日,華南理工大學化工與能源學院教授華賁接到了廣東油氣商會發過來的參會請帖。請帖之上,除標明參會時間和地點外,還特別附有一個肯求:請眾企業與專家為廣州公交系統推行LPG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出謀劃策。
  請求背后,是廣州能源改革的“隱痛”:廣州雖然成為全球LPG公交車保有量最多的城市,但并非推行“清潔能源替代”方案成功的城市,一系列“后遺癥”正在暴露。
  首當其中的是公交企業。一位公交系統人士向記者透露:自LPG推行5年來,已經給公交企業帶來極大的經營壓力。每輛公交車在轉換使用LPG時,都需要花費8萬~9萬元改裝發動機,另外還要加5000多元的尾氣催化器,與此前使用的柴油車相比,每輛車每天的燃料費用高出200多元,每年每輛車將多投入約7.3萬元。如果以一個公司大約300輛車計算,僅燃料費,每年至少多投入2190萬元,對于本已微利的公交行業來說,虧損是必然的。
  據廣州市交通委員會公開資料顯示,廣州目前有8000多輛公共汽車和1.6萬輛的士,九成以上的車輛已經完成LPG清潔能源置換,全市交通行業企業累計投入20多億元用于車輛更新、改造以及技術攻關研發。同時,面對不斷沖高的國際原油價格,LPG能源價格深受其影響,交委會同財政局,每年財政補貼亦達幾億元。
  補貼之下,企業依舊虧損,甚至環保人士也在質疑:LPG究竟是不是環保?
  廣州市交通委員會發給記者的數據顯示:廣州市公交出租車全面使用LPG后,每年機動車尾氣排放污染物一氧化碳(CO)、碳氫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和顆粒物(PM)總量將分別減少22000噸、2430噸、1779噸和417噸。
  但是,廣東省政協委員、原科技廳巡視員蔡齊祥此前曾表示:LPG汽車排放的一氧化碳和碳氫化合物雖有所下降,但其排放的溫室氣體卻大量增加。而且,LPG汽車排放的微粒數量并沒有減少,只是顆粒變細。這種超細微粒被吸入人體血液之后,無法自動排出,殘留在血液中對人體健康不利。
  對此,華南理工大學化工與能源學院教授華賁解釋說:LPG本身是一種相對環保的能源,其污染性主要來自違規的改裝發動機,以及液化石油氣燃燒不充分時,可能產生新的污染物。
  缺乏產業鏈的有力支撐
  事實上,就環保問題,早在LPG推行之初,廣州市環保局就與廣州市交通委員會出現較大分歧。
  巨大壓力之下,為何廣州市鋌而走險,上馬LPG?這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香港。
  廣州市煤氣公司高級工程師羅東曉表示,廣州當初主要也是因為看到香港推行LPG很成功,于是就走了香港的路子。
  據了解,香港特區政府為了將1.8萬輛柴油出租車全部轉作液化石油氣的車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首要就是加快建立加氣站。由于香港土地昂貴,1999年12月,香港特區政府免費提供土地,對外招標經營5個加氣站。
  同時為了加快柴油出租車的轉換步伐,2000年6月,香港特區政府為轉化石油氣出租車的車主提供總額為7億元的津貼。
  “最重要的就是香港免征LPG稅,汽油收高價稅,而內地是汽油限價,LPG不限價,兩地情況截然相反,”華賁認為,在能源改革方面,廣州僅學到了香港的皮毛,而沒有學到更深層次的東西。
  “事實上,能源改革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解決環保問題、能源問題,絕不能單一的就問題而解決問題,要有整個系統的聯動,包括政治、經濟、社會資源等方方面面。”廣東省科學院院長陳勇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廣州在進行能源改革的過程中,需要經過充分的分析和論證。
  有業內人士指出,廣州上馬LPG項目時,僅看到LPG拿來即用,有充足來源,但沒有預見到以后能源的發展方向及天然氣的迅猛發展速度。當時,LPG使用技術亦不成熟,缺乏理論依據,而且整個LPG系統沒有相關產業鏈支撐,直到現在,這個產業鏈業沒有建立起來。
  對比國內最早推行汽車應用LPG替代石油的城市,哈爾濱市則是另一番景象。目前,哈爾濱市已發展燃氣汽車5000多輛,建成汽車加氣站近30座,燃氣公交車隊60多支,基本形成了從燃氣生產到加氣站售氣,從燃氣裝置生產到安裝、維修,從加氣站設計到建設施工的多條車用液化石油氣產業鏈條。
  華賁也曾指出,當一種能源的產業鏈沒有建立起來,該能源在推廣的過程中將會遭遇一定的瓶頸。
  目前,廣州面臨的正是這樣的瓶頸:如果繼續推行下去,至少需要逐個解決當下問題,并構建一條相對完整的LPG產業鏈條;如果“懸崖勒馬”,改換回原有能源或采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那么,前期的巨額投入都將前功盡棄,“騎虎難下”之境遇促使廣州市向各界廣納“藥方”。
  事實上,2007年底,廣州市發改委已經就LPG是否給公交企業造成困境等問題專門成立了調查組,調查內容涵蓋 LPG推廣存在的問題、前景與對策進行研究,以及解決目前遭遇的瓶頸。另外,據相關媒體報道,此次聯合調查的另一重點是LPG的推廣成本——政府一方承擔了巨額的先期改造資金,另一方面每年還要拿出大量的財政對LPG的價格進行補貼支持。
  同時,廣州市交通委員會近日也在制定的一系列LPG管理制度和技術標準,旨在提高LPG的使用和管理水平,據透露,廣州LPG公交車的新行業標準將在今明兩年內逐步完善,給國內其他城市發展LPG提供了經驗和借鑒。
  “廣州是一個能源匱乏大省,獲取資源的能力有限,對于廣東來講,能源體系如何建立,交通能源如何定價等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都在等待求解,” 陳勇說。  
 

©2006 廣州欣鑫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電話:13824409190

粵ICP備050150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