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費節節攀升 天然氣車開始走俏新加坡
聯合早報
以壓縮天然氣(Compressed Natural Gas,簡稱CNG)驅動的車輛越來越受歡迎。單在今年首兩個月內,使用CNG的私人用車增長幅度已超過去年全年,而為車輛改裝CNG裝置的公司也聲稱接到數百份訂單,要求改裝的需求明顯增加。
今年首兩個月內,新加坡公路上多出至少45輛CNG的私人用車。與前年相比,去年一整年公路上只增加了34輛。
陸路交通管理局給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月底,新加坡公路上有293輛能使用CNG的雙然料汽車,這不包括使用CNG的商業用車、如德士、巴士和貨車。
新加坡四家石油公司星期一(3月17日)又再宣布調高屬下油站的汽油和柴油零售價,而油價的持續攀升相信促使更多駕車者轉向對CNG發生興趣。
另一方面,廉價的CNG和政府提供的40%汽車附加注冊費(ARF)回扣,促使更多人在買新車時,選擇裝上CNG裝置的汽車。
一些車商抓住了商機,結果銷量大增。汽車平行進口商Pinnacle Motors經理王明貴說:“公司的汽車銷量在開始推出雙燃料汽車后增加兩倍,從每月100輛增加到300輛。”
他也透露,單是今年1月的兩場路演,就為公司爭取百多個訂單。
而留意最近的汽車廣告就不難發現,許多車行也開始跟風,極力促銷雙燃料汽車。為了吸引顧客,有的還提出附送500到1000元不等的添氣儲值卡。
甚至有車商因擔心是競爭者冒充他人“探聽敵情”,而拒絕接受記者的電話訪問。
在報章打廣告的佳龍私人有限公司在一個多月前開始推出雙燃料汽車,銷售員吳榮杰說,公司平均一個星期就能賣出二三十輛車。
來自車商和私人車主的需求突然增加,讓新加坡的改裝公司應接不暇。新加坡目前有四家公司獲得陸交局批準進行改裝工作,第5個業者已向當局提出申請。
其中兩個規模較大的業者美最時(Melchers)和宏發汽車公司(Mova Automotive)聲稱,各有約300輛車等待改裝,等候名單已排到年中。
為了應付需求,改裝業者也在不斷提高生產力和增加設施。美最時行銷經理歐邱萌說,公司希望從下個月起把每月改裝的車輛數目從80輛提高到125輛。
就連剛在兩個月前進場的S.O.NGV,也在大士加設新車廠。公司總裁兼董事經理林其留說,他們目前平均每天能交出2輛車,希望新車廠開設后能增加到6輛。
去年在新加坡組織首個CNG德士車隊的汽車出入口商協會會長梁南興認為,CNG未來將普及化,因為它在許多國家已很普遍。
他說:“相信是德士在去年率先使用CNG,帶動了股潮流,讓私人車主也逐漸接受它。”
惹蘭布羅添氣站下月開24小時
嫌新加坡CNG添氣設施不足的車主今后“打氣”將更為便利,因為設在裕廊惹蘭布羅(Jalan Buroh)的添加站,將在下個月初延長營業時間,成為24小時開放的添氣站。
和新加坡石油合作開設惹蘭布羅添氣站的勝科煤氣(SembCorp Gas)在受詢時透露這項消息。
在今年2月開業的惹蘭布羅添氣站,目前的營業時間介于上午7時30分到傍晚6時30分,讓一些上班族趕不及在下班后為汽車添氣。
居住在西海岸的羅競桓(48歲,工程師)就是這么一個例子。他在數月前為有4年車齡的現代愛森(Hyundai Accent)汽車裝上CNG裝置,并已使用了兩個月。
雖然最靠近住家的添氣站在惹蘭布羅,但他不時因為遲下班,而得舍近求遠跑到萬禮添氣,來回路程要30公里,費時又費“氣”。
勝達能源(Smart Energy)位于萬禮的首個24小時添氣站在上個月18日開幕后,每天服務的車輛超過400輛。
羅競桓曾經寫信到《海峽時報》交流版,提議惹蘭布羅延長營業時間,減少像他一樣的車主的不便。如今,他開心的說:“這當然是好消息!如果它能24小時開放,我肯定是到那里添氣,因為最靠近。”
雖然目前新加坡添氣站少,CNG氣筒沉重且容量不大,但接受訪問的車主沒有后悔改用CNG。
羅競桓說,自從使用CNG后,汽車的燃料開銷減少了一半,以往每月的汽油費約400元,如今添氣費只有200元左右。
駕駛豐田Estima多用途汽車的黃永進(34歲,建筑公司工程經理)則說,汽車的改裝費約4200元,而他在買車時得到的40%ARF回扣為1萬1600元,所以實際省下了7400元。
但他提醒想改用CNG的車主說:“CNG氣筒會占據車后箱的空間,也有60到70公斤那么重,一旦裝上,就要時時背負這樣的'重擔'。”
此外,一輛車最多只能打滿10到12公斤的CNG,行駛約250公里,所以使用量大的人,可能經常得往添氣站跑。
然而,駕車者為了省錢,還是“不辭勞苦”,因為目前每公升汽油的價格已高達兩元,而CNG每公斤平均只需1元2角。按此計算,每行駛100公里,就能省下7到8元。
這么一來,若是把舊車改裝,即使無法獲得ARF回扣,行駛5萬公里(一般駕車者一到兩年的使用量),就能把安裝費“省”回來。
不過,對于使用CNG的駕車者來說,另一個好消息是:勝達能源和勝科煤氣計劃在今年內于實籠崗北、紅山和勿洛多開設三個添氣站,使本島的添氣站增加到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