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天然氣5個月仍未定價 人大代表六質疑
2006年8月30日,廣州大學城2000多居民用戶和工商用戶率先用上天然氣。市煤氣公司目前正分片區逐步進行管道氣置換,按照計劃,預計2010年底前,將全市煤氣管網置換完畢,屆時廣州將有80萬管道氣用戶用上天然氣。
可是,天然氣使用至今已近5個月,廣州市有關部門仍未公布其具體價格,這不僅讓市民心里不解,也引起了廣州市一些人大代表的關注。市人大代表田子軍認為,天然氣是一種商品,用戶在使用前不知商品價格,就失去了選擇權,而使用這么久還不知商品價格,更是有悖正常的市場交易程序。
暫以2.5元/方抄表收費
記者在海珠區廣州大道南翠馨華庭小區了解到,該小區在去年11月份完成了天然氣置換后,就再沒有人上門抄表了,氣費怎么交、交多少,用戶們都不知道。
記者以業主名義致電煤氣公司熱線咨詢,接線人員稱,他們現在仍未收到政府正式的天然氣定價文件,因此,目前只能對用戶暫時以2.5元/立方米進行收費,兩個月抄一次表結算,正式定價后再多退少補。對于無人上門抄表一事,接線員解釋,這是因為煤氣公司現正在海珠區進行大面積的天然氣置換工作,暫時安排不出人手上門抄表。
市民擔心定“天價”
記者近日采訪了不少已在使用天然氣的市民。大學城的教師汪先生表示,天然氣的確有很多優點,但“就算再好用再環保,如果比以前的管道油制氣貴太多,老百姓也是不愿意的”。
翠馨華庭的李女士用天然氣更是用得心驚肉跳。李女士家已完成天然氣置換兩個月了,“要是用個半年后,突然政府定個價,要5塊錢一立方米,那怎么辦呀?!”該小區B座的陳太太更是緊張,她覺得換成天然氣后,感覺氣表比以前走得快了,“如果天然氣價格高,會吃不消的”。
記者發現,不少受訪市民都認為,天然氣價定在3元/立方米以下比較合理。
人大代表六問天然氣
一問:
不定價用戶如何選擇?
廣州市人大代表田子軍認為,按程序來說,天然氣用戶跟煤氣公司簽協議之前,應先知道自己使用商品的價格標準,再選擇用不用。田子軍認為,用戶在無法獲知所使用商品的價格的時候就被迫使用,這有悖正常的市場交易程序。
另一位身為律師的人大代表分析說,在天然氣價格問題上,市民作為消費者始終處于弱勢地位,與煤氣公司在信息資源上處于不對等地位,而作為同樣掌握更多信息來源的政府主管部門,應該站出來公開有關信息,但它卻未對公眾釋疑,“從某個角度來說,這助長了燃氣經營企業獲取超額壟斷利潤的氣焰”。
二問:
為何不開聽證會?
有人大代表認為,天然氣價格屬于《廣東省價格聽證目錄》,廣州市制定其價格,應該召開聽證會。
市物價局有關負責人對此表示,廣州天然氣剛剛開始使用,投資總額、建設費用、運營費用等各方面費用還不明朗,目前天然氣成本很難確定,而價格聽證會需要依據被定價項目的成本調查報告來討論價格。
三問:
氣價公布為何沒下文?
去年8月底,市煤氣公司黨委書記周文彬曾表示,廣州天然氣價格正報廣州市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審批,預計9月初可正式公布。但9月份并未見天然氣價出臺。
廣州市物價局新聞發言人吳林波表示,廣州市天然氣的入戶價格需要根據省物價局制定的門站價格來確定,只要省的門站價格還沒有出來,那么廣州市就暫時無法制定出試運行期間的天然氣價格。
門站價格是否已確定?進展如何呢?記者向廣東省物價部門咨詢,未得到明晰的答復。
四問:
氣價與佛山差不多?
去年,佛山市公布了該市天然氣到戶價為3.85元/立方米,試行一年;深圳市燃氣集團董事長包德元后對媒體表示,深圳天然氣價格將在4.45-5.0元/立方米,且這一價格將與廣州、佛山、東莞等周邊城市保持相當水平。這給廣州市天然氣價勾勒出了一個“參考價”。
據了解,廣東天然氣是在深圳登陸的,從成本上來說,廣州的天然氣價格應該低于深圳。廣州市物價局負責人指出,由于佛山和廣州都是用同一個管道網絡來輸送天然氣,所以就算價格有差距,也不會很大。
不過,廣州市物價部門還表示,由于各個城市對天然氣的投資不一樣,管道長度也有所不同,所以佛山的價格只能作為參照,廣州的具體價格屆時將按程序公布。
五問:
為何比京滬貴?
對于深圳天然氣的價格,深圳不少市民很是不滿,稱這是全國最高價。廣州市民很疑惑,如果廣州的氣價與深圳的差不多,那與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分別為1.9元/立方米、2.1元/立方米的天然氣價相比,實在是高出太多了。對此,有關人士解釋說,國內不少城市使用的是西氣東輸的氣,西氣東輸項目是國家工程,成本被政府承擔。而廣東的天然氣是從澳洲進口,不能享受這種政策優惠。此外,國內很多城市的政府都對燃氣進行補貼,像上海每年給燃氣補貼6億,所以價格可以低很多。
六問:
燒天然氣真的更劃算?
廣州市煤氣公司的說法是,由于天然氣與油制氣兩種能源的熱值不同,就每立方米的單價而言,天然氣雖然高于油制氣,但其每立方米所產生的熱量遠遠高于油制氣,所以燒天然氣一定比燒油制氣劃算。
不過,有政協委員表示,究竟哪種氣劃算,“只有確定了氣價,市民心中自有桿秤來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