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抖音免费下载/日本少妇xxxrp乱/99爱在线/精品麻豆

熱線電話:13824409190
本欄目信息最新

解決運輸瓶頸 天然氣進入快速發展期

來源:欣鑫咨詢  時間:2007/12/12 10:53:52  字體:    

解決運輸瓶頸 天然氣進入快速發展期

  華龍網  
 
  
  天然氣運輸環節是過去制約我國天然氣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很長時間以來,由于天然氣骨干網鋪設成本高,而天然氣終端銷售價格低,使得投資企業不能實現盈利,導致了運輸環節投資不足,天然氣生產低迷,只能以銷定產,甚至出現浪費。
 
  例如,美國安然公司退出“忠武線”的建設,主要是因為對行業的看淡,當時為了保證天然氣生產的穩定收入,生產商與下游需簽訂“照付不議”合同,而下游對此很不積極。
 
  在國家政策的引導與支持之下,天然氣價格也得到很大提升,全國的骨干網絡逐漸完善,天然氣的運輸瓶頸問題得以解決,我國天然氣行業結束了啟動期,正式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目前還出現了天然氣供不應求的局面。
 
  目前已經建成的骨干天然氣管道包括:貫穿東西部的大動脈“西氣東輸”、陜京一線二線、澀寧蘭線、忠武線、淮武線、長呼線、冀寧線,除了陜京一線外,其他均是在“十五”期間建成的。2007年4月國家又核準了“川氣東送”項目,“西氣東輸”二線也在籌建當中。在未來10-20年間,我國天然氣網絡體系將不僅在國內新疆、陜甘寧、青海、川渝四大氣區實現互聯,它們與下游市場的京津唐、長三角、華中及珠三角地區也將全部實現互聯互供。
 
  產業鏈及競爭
 
  天然氣產業鏈的基本結構,上游為天然氣勘探與開采、中游是骨干管網建設運輸(還包括LNG接收站、主干網的建設運輸)、下游是城市管網建設運輸及銷售。上游和中游因國家的準入政策及高資金技術壁壘,只有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家經營,所以呈壟斷的競爭格局(不包括LNG船舶運輸);對下游國家是允許多投資方介入的,并鼓勵民營、外資投資,所以競爭相對充分些。
 
  上游與中游是三大巨頭壟斷 壁壘非常高,壟斷格局
 
  中國將陸地天然氣開發權交給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將中國領海天然氣的開發權交給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這導致天然氣的上游勘探生產形成了絕對的行政壁壘。同時,由于天然氣田的開發對資金的要求非常高,形成了資金壁壘。
 
  中游的天然氣運輸分為管道運輸和液態天然氣運輸,大陸地區一般采用管道運輸,海上運輸則利用專用船舶運輸液態天然氣。無論是陸上還是海上運輸,投資都非常巨大,例如,高壓天然氣管網造價在100-200萬元/公里,700-800公里的長輸管網總投資需14-16億元,因此具有很強的資金壁壘。陸上骨干網及LNG接收站等的建設和運輸仍是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壟斷的。海上LNG船舶運輸的參與者也是具有雄厚資金實力的企業,如中國遠洋、招商局集團等。
 
  中石油是最大的壟斷者
 
  在天然氣上游和中游,中石油無疑是最大的壟斷者。
 
  中石油天然氣探明儲量2006年1.514億立方米,占全國天然氣探明儲量2.264萬億立方米的67%,在三大集團中的比例占到85.5%。2006年天然氣產量在三大集團中占比78.5%,全國占比76.8%。 中石油在天然氣管道運輸領域同樣居于全國主導地位,擁有并經營的天然氣主管道長度為20,590公里,占全國的77.8%,目前的天然氣骨干管網基本全都是由中石油負責建設運營的,包括西氣東輸、陜京線、忠武線、澀寧蘭線以及西氣東輸的聯絡線冀寧線和淮武線,未來的西氣東輸二線也將由中石油承攬。
 
  雖然在天然氣上游和中游中石油是最大的壟斷者,但天然氣業務在其收入中僅占很小比重,主要利潤來源還是在石油方面。2006年,中石油來自天然氣與管道板塊的主營業務收入1為386.4億元,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1的3.6%;毛利1為106.5億元,占公司毛利的3.3%,比上年增長137.6%。2007年前6個月,來自天然氣與管道板塊的主營業務收入1為229.5億元,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1的3.9%;毛利1為66.9億元,占公司毛利的4.0%(注1:未扣除板塊間銷售)。可以看出,中石油的天然氣業務收入與利潤近兩年的增長很快,在總收入和利潤中的比例也有增大。
 
  從中石油的財務數據來看,其天然氣業務的毛利率2006年為27.56%,2007年上半年為29.2%,這一毛利率水平在各行業中是很高的。
 
  中海油的戰略定位在細分行業,主要是在海上石油方面,包括LNG接收站的建設及主干網的建設,按照中海油的中期規劃,到2010年,LNG將占中海油總能源供給的1/4。中石化的上游開采業務在2007年5月發生了突破進展,即發現了探明儲量為3560億立方米的普光氣田,是其現有探明儲量的4倍,并承擔了從普光至上海的“川氣東送”天然氣管道建設及運營,從而大大增強了其天然氣上游與中游的地位。
 
  下游市場跑馬圈地、競爭激烈 壁壘低,但有逐漸抬高的趨勢
 
  天然氣城市管網的建設和運營壁壘相對骨干網要低很多。管道建設技術上幾乎沒有什么壁壘可言,資金方面,管道長度從幾十公里到幾百公里不等,總投資從幾千萬到幾個億不等,而且是分階段進行,所以對投資方的資金要求是很寬泛的。具體到城市燃氣運營就更是簡單且低成本了。
 
  天然氣城市管網的建設運營權最早是掌握在各地方政府手中,隨著天然氣骨干網建設的完善、“國退民進”政策的推行、天然氣行業利潤吸引力的增強,許多民營投資主體進入天然氣行業,目前全國已經有60多家民營城市天然氣運營企業。2002年開始國家又對外資放開,增加了這一領域的強勢的投資主體。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在天然氣下游市場不僅放開投資主體,而且還未成文地限制了上中游三大巨頭對下游市場的進入,從而避免了一體化壟斷經營模式的形成,在天然氣終端形成了充分的競爭。
 
  西氣東輸等骨干管道的建成解決了天然氣行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天然氣終端運營商的“跑馬圈地”也集中在這幾年,逐漸地形成了一些規模較大的龍頭企業,龍頭公司的形成無形地提高了行業的進入壁壘,目前在很多城市燃氣項目招投標時,當地政府都會提出參與者的標準條件,例如“有跨區域運營經驗”、“資產規模達到一定數額”、“資金實力雄厚”等等。
 
  

©2006 廣州欣鑫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電話:13824409190

粵ICP備050150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