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欣鑫咨詢 時間:2007/10/19 8:38:36 字體:
大 中 小
惠州市燃氣價格又漲 擬建“應急庫”
已經上漲到了103元/瓶,而受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國內燃氣供應碼頭最近兩天向地市級城市的報價又有所提高。記者在惠州市規劃建設局燃氣科對燃氣價格的登記表上看到,10月以來燃氣報價直線上升,最高值出現在10月15日,報價為6650元/噸。據惠州市規劃建設局燃氣科科長王長清介紹,這是自2006年1月16日以來的最高報價,隨著年關臨近,國際原油價格不斷攀升,氣價近期或繼續上漲。
市內用氣80%以上靠進口
“10月15日廣東省燃氣碼頭報價高達6650元/噸,加上運營成本惠州市內瓶裝氣最高可以賣到106元。”王長清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1噸燃氣約等于69瓶裝氣(14.5公斤)、420方管道氣。近期的燃氣報價迅速躥升至6600元/噸以上,折合到每瓶瓶裝氣進入惠州的進貨價都高出了95元,按照惠州市物價部門的相關規定,瓶裝氣的運營成本可以在10元范圍內浮動,最終市場售價就到了105元左右,但暫時市場價格仍控制在103元。
隨著冬季的來臨以及城區人口的增加,惠州燃氣需求量也在逐步上升,而跟省內絕大多數城市一樣,惠州市內用氣80%以上依靠進口氣源。“目前惠州燃氣的主要供應源是深圳華安燃氣碼頭,而深圳華安的氣源則主要來自國際市場的期貨交易等”,因此,國際燃油市場價格的波動,會對惠州氣價產生很直接的影響。
此外,國內一些小型燃氣供應庫又普遍有在冬季停產的慣例,由于提前完成燃氣生產任務或是停業檢修,多數國有燃氣供應庫在冬季供氣量少,也導致了氣價在秋冬用氣高峰不斷上漲。
已提出建燃氣“應急庫”
針對氣價上漲,日前惠州市物價部門出臺了相關的應對措施,并提出啟用專項的燃氣補貼基金來控制氣價。但對于在國際油價普遍上漲的情況下調控本地氣價,燃氣主管部門仍表示外部限制因素太多,本地政府只能以滿足供應為主導,并尊重市場規律。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主管人員表示,氣價的調控只能在進口氣成本價的基礎之上,強制燃氣供應企業以低于市場價的方式銷售不符合市場規律,而且很難執行。并回憶到廣東省幾年前在氣價大漲的情況下,曾出臺限價出售的嚴厲措施,最終導致幾大燃氣供應碼頭拒絕進貨,省內部分城市出現燃氣緊缺狀況,引發了新一輪的價格暴漲,“最終政府不得不放開價格,讓市場供需來自動調節”。
為從供氣源頭上為燃氣價格平穩提供保障,《惠州市城鎮燃氣規劃》已提出在市內興建一座燃氣“應急庫”的規劃。據介紹,這座應急庫建成后的儲存量在2000噸左右,當進口氣源緊張時可以緩解中心城區的供氣壓力。但據有關負責人表示,就算應急庫得以順利建成,在進口氣源中斷的情況下,其儲存能力也僅夠滿足中心城區人口一周的用氣需求,其產量不足以影響氣價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