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欣鑫咨詢 時間:2007/9/12 8:29:15 字體:
大 中 小
業內人士分析天然氣利用新政影響
國家發改委剛剛公布的《天然氣利用政策》,迅速在業內產生反響。普遍的分析解讀是:天然氣漲價將成為趨勢。新政對天然氣生產企業更為有利,而對天然氣用氣企業來說,以前的困難很可能也會成為以后的困難。
業內人士分析,認真解讀8月30日正式實施的《天然氣利用政策》不難發現,天然氣漲價將成為趨勢。這一趨勢對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天然氣生產企業最為有利,而對天然氣化工行業負面影響最大。盡管《政策》規定要保證對大型化肥企業長期穩定供氣,但事實上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化肥企業如川化、云天化、瀘天化、滄州大化、建峰化工等,都早已飽受缺氣的困擾。未來隨著天然氣價格上漲,企業除了要面對用氣不足的困難外,還要經受氣價上漲帶來的成本增加的考驗。
早在去年的第二屆中國天然氣國際峰會上,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官員就公開表示,鑒于當前天然氣供應緊缺,應限制天然氣制甲醇項目。而就在這位官員表明態度的時候,天然氣富產地區內蒙古、四川、新疆等都在上馬或準備上馬從30萬噸到100萬噸不等的天然氣制甲醇項目。四川省政府甚至打出了年產200萬噸天然氣制甲醇項目的招商廣告。顯然,《政策》的實施,將會對這一產業起到暫時的抑制作用。不過,業內人士認為,《政策》主要是對新上項目加以限制,而已上項目并不會受影響。比如,國內最大的天然氣制甲醇企業內蒙古天然堿博源聯合化工有限公司現有業務不會受到影響,但其產能的進一步擴大將會受到影響。因此,該企業已透露出準備將“氣頭”改“煤頭”的打算。另外,近年來發展風頭正勁的液化天然氣項目也會受到一些影響。如新疆廣匯實業投資集團日處理150萬立方米天然氣的液化天然氣項目一期不會受影響,但日處理300萬立方米天然氣的擴產計劃將受到影響。
據了解,國內天然氣供需矛盾突出,天然氣價格上調成為必然選擇,價格杠桿成為最有效的調節手段。這是天然氣利用新政出臺的大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