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抖音免费下载/日本少妇xxxrp乱/99爱在线/精品麻豆

熱線電話:13824409190
本欄目信息最新

氣價上漲以聯動名義 公眾成博弈中最終輸家

來源:欣鑫咨詢  時間:2007/4/23 8:38:16  字體:    

氣價上漲以聯動名義 公眾成博弈中最終輸家

  中國新聞網 
 
  自去年底就開始醞釀的燃氣價格上漲終于在4月1日見出分曉。北京市政府稱,自4月1日起,北京市范圍內銷售的民用天然氣價格(除使用壓縮天然氣管道用戶外)每立方米上調0.15元,調整后的價格為2.05元/立方米,同時建立天然氣上下游價格調整聯動機制。

  按照北京市用戶均用氣量18立方米/月計算,每戶每月用氣增加支出2.7元。今后,當上游天然氣價格上調或下調時,市價格主管部門將按照聯動公式測算調價水平,報市政府批準后實施。

  在這場圍繞石油公司、燃氣公司、政府和公眾的博弈中,公眾成了最終的輸家。這是一個早就可以預知的結果。在一個水、電、燃氣等資源性產品價格全面上漲的大環境里,燃氣價格的上漲再次讓資源性產品的定價機制經受了一次洗禮。這一機制,正面臨簡單化的趨勢:能源公司游說政府,政府召開價格聽證會,然后價格開始上漲。

  上下游聯動
 
  有關北京這次價格上漲的聽證會是去年12月22日舉行的。當時與會的30名聽證代表只有4人反對漲價,18名代表贊成。后來由于全國“兩會”的召開等因素,漲價最終拖了四個月才開始實行。

  2005年12月底國家發改委也曾經對天然氣出廠價格做過一次上調。在那次調整中,根據不同油氣田供氣情況的不同,各油氣田供工業和城市燃氣用天然氣出廠價格每千立方米提高50至150元人民幣,調整幅度為10%。

  當時還規定,天然氣出廠基準價格根據原油等可替代能源價格變化情況每年調整一次,調整系數根據原油、LPG(液化石油氣)和煤炭價格的平均變化情況,分別按40%、20%和40%加權平均確定,相鄰年度的價格調整幅度最大不超過8%。

  在天然氣價格鏈中,國家發改委制定出廠價和管輸價,這兩個價格組成了天然氣到達城市的門站價格。到戶的燃氣價格則是門站價加上燃氣公司運營成本之后的價格。

  天然氣出廠價格既已上漲,作為下游公司的燃氣公司當然不愿吃啞巴虧,此后一直在醞釀對居民用燃氣價格進行調整。北京市此次價格上調幅度是8%,與之前天然氣出廠價格上調幅度正好吻合。

  去年底,中石油、中海油和中石化三大石油巨頭上書國家發改委,請求上調天然氣出廠價格,引發輿論強烈關注。而近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一位人士對本刊透露,政府有可能于本月宣布新一輪的天然氣出廠價格上調方案,上調幅度與2005年底那次類似,可能在8%左右。

  如果此言不虛,則根據此次北京市政府頒布的聯動機制,明年北京天然氣價格上漲已是板上釘釘。

  價格測算與上漲幅度

  迄今為止,本刊沒有獲得有關天然氣價格上下游價格傳導的一個公認權威的算法。但一個共同的口徑是,天然氣價格上漲實屬理所當然。

  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一位專家告訴本刊,算上各種成本,目前液化石油氣城市門站價格每立方米2.8元。而目前中國主要城市天然氣門站價格為每立方米一至兩元左右。如果按現進口價格計算,進口天然氣的最終使用價格要上漲50%至70%。

  據了解,去年北京市委托中介機構對該市燃氣集團進行成本核算。價格測算的基準,是保證北京市燃氣集團資產利潤率達到4%,在此前提下,北京市天然氣平均售價應為每立方米2.03元,比2004年的每立方米1.89元提高0.14元。這與與中石油出廠價每立方米上調0.15元的幅度基本相當,最終北京市出臺的天然氣調價方案,基本上是按照等額順出上游漲價的原則確定的,即每立方米上調0.15元,調價幅度為8%。

  北京市燃氣集團負責人表示,與同類替代能源相比,本市民用天然氣的價格是最低的。以液化石油氣為例,液化石油氣市場價格5.2元/公斤,按天然氣價格1.90元/立方米計算,天然氣與液化石油氣的單位熱值比價為1∶2.35,天然氣單位熱值銷售價格仍為最低。如果每戶家庭月平均使用天然氣18立方米,每月支出34.2元;月均使用液化石油氣1瓶(15公斤)要支出78元。

  上述負責人所沒有提到的一個事實是,液化石油氣在運輸、壓縮等過程中附加的成本要比管網輸送的天然氣成本大得多。

  該負責人說,燃氣集團在供氣的全部運營成本費用中,外購天然氣成本占75%以上。由于自2005年8月1日起天然氣購入價格上漲0.15元/立方米,截至2006年10月底,已使燃氣集團外購天然氣多支出近5.7億元,其中民用天然氣外購成本多支出1.1億元。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學院教授韓學功指出,通常1噸原油與1000立方米天然氣的價格水平大致相當。以每桶50美元計算,1噸原油約需350美元(1噸=7.3桶),折合成人民幣約2800元。而以目前北京天然氣零售價1.9元/立方米計算,1000立方米約需1900元,國內外價差至少達900元。

  與此同時,天然氣的需求還在不斷增長。據中國可持續發展油氣資源戰略研究報告預測,2000~2020年中國天然氣需求量年增長率為10.8%,而中國天然氣的生產年增長率僅為7.5%,供應缺口逐年加大。

  不對等的博弈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吳景明是北京天然氣價格聽證會的代表。他認為,如果采取聯動機制,有可能使民眾無法對未來的價格調整實施有效的監督,上游天然氣價格上漲后增加的成本,應該由燃氣公司和居民共同承擔,而不應全部由消費者背負。

  此外,國有壟斷企業諸多體制上的問題導致的低效率、高成本可能會在“價格聯動”中傳導給下游消費者。

  天然氣只是價格調整的項目之一,今年5月份還有可能進行第三次煤電聯動,這將導致二季度還會迎來電價上漲。另一方面,伴隨著全國物價的逐年提高,公共事業品的價格也將反映出這種趨勢。

  各方所致力于謀求的,應是一個既能夠反映市場上下游供求關系,又能夠為公眾接受的公用產品價格形成機制。但壟斷企業的強大游說能力卻往往讓這個天平發生傾斜。在價格制定過程中,公眾博弈能力的弱勢讓這種機制最終成為企業和政府之間的游戲。
 

©2006 廣州欣鑫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電話:13824409190

粵ICP備050150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