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抖音免费下载/日本少妇xxxrp乱/99爱在线/精品麻豆

熱線電話:13824409190
本欄目信息最新

天然氣市場供需矛盾成瓶頸 理性消費才可行

來源:欣鑫咨詢  時間:2007/4/3 9:14:50  字體:    

天然氣市場供需矛盾成瓶頸 理性消費才可行

 
 
  我國未來天然氣需求增長迅速,消費結構將進一步優化。預計2010年我國天然氣需求將達到1400億立方米,占一次能源消耗量的7%。未來,天然氣將逐步成為我國城市燃氣市場中的主要燃料,過去3年,對國內天然氣市場來說,可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由發展歷史和狀況所決定,目前我國天然氣供需之間存在著尚需解決的矛盾。勘探開發難度大、分布不平衡以及偏低的價格都使得矛盾日益加深。

  未來10年內,全世界天然氣消費年均增長率將保持3.9%,發展速度超過石油、煤炭和其他任何一種能源,特別是亞洲發展中國家的增長速度會更快。

  三年巨變

  3年來,我國天然氣從以銷定產到以產定銷,從買方市場到賣方市場,資源與市場成功對接——過去3年,對國內天然氣市場來說,可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2004年是一個分界點。在此以前,天然氣銷路不暢,而現在,卻成了搶手的“香餑餑”。從以銷定產到以產定銷,從買方市場到賣方市場,天然氣市場發生了巨變。

  2004年之所以成為一個分界點,是因為舉世矚目的西氣東輸工程建成投產。這條跨越華夏大地自西向東蜿蜒八千里的“氣龍”,把西部豐富的天然氣資源輸送到東部最發達地區,成功實現了資源與市場的對接。

  消費結構逐步優化

  我國未來天然氣需求增長迅速,消費結構將進一步優化。預計2010年我國天然氣需求將達到1400億立方米,占一次能源消耗量的7%。未來,天然氣將逐步成為我國城市燃氣市場中的主要燃料,城市化水平將從目前的43%提高到2020年的55%-60%。

  目前,我國燃氣發電僅占2%左右;今后,發電燃料結構仍然以煤為主,同時積極推進天然氣和核能的應用。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和溫室氣體排放的嚴格控制,預計到2020年全國燃氣電站裝機容量將達6000萬千瓦左右,天然氣在發電燃料結構中的比例將增加到8%-10%。城市燃氣和發電是天然氣利用的主要方向,2020年所占比例將分別達到35%和27%。

  天然氣需求分布將發生轉移。我國天然氣資源主要分布在西部,進入發展期后,隨著塔里木、川渝、長慶、青海陸上四大氣區天然氣全面實現東輸和海洋天然氣上岸,以及進口天然氣多元化,我國天然氣供應格局將發生變化,主要呈現西氣東輸、海氣上岸、北氣南下以及就近外供的局面。

  未來我國天然氣供應量的增加將主要來自西氣東輸和東南沿海的進口LNG。目前我國擬建和在建的LNG項目超過10個,因此預計LNG將在我國得到更快發展。

  銀聯信分析:

  我國已探明天然氣儲量達2.6萬億立方米,可采儲量前景看好,按國際通用口徑,預計可采儲量可達7萬億至10萬億立方米,可采95年,在世界上屬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然而,由發展歷史和狀況所決定,目前我國天然氣供需之間存在著尚需解決的矛盾。

  勘探開發難度大:我國天然氣資源主要分布在環境惡劣的西部,埋藏深,儲量豐度低,勘探開發難度大,對勘探開發技術要求較高,天然氣氣田規模小,缺少特大型氣田;天然氣資源探明程度較低,特別是資源豐富的西部氣區和近海氣區可采儲量的探明率更低。這些缺陷在資源供應上給市場供需平衡造成了難以解決的矛盾。

  分布不平衡:天然氣資源分布的不平衡,使生產與消費區域分離。我國天然氣資源60%以上分布于經濟落后的中西部地區,遠離工商業發達、能源需求旺盛的沿海消費區,還有20%左右的天然氣資源分布于近海大陸架。

  價格仍偏低:目前國內原油、天然氣及發電用煤之間的比價為1:0.24:0.17,而國際市場約為1:0.6:0.20。國內天然氣價明顯偏低。多年來國內在天然氣價格制定、合同履行、天然氣分配和市場開放等方面都存在很多問題。偏低的天然氣價格一方面導致上游開發商不愿過多投入資金,另一方面加重了油田周邊地區化工、化肥、發電等用氣項目增長過快,不利于天然氣的合理利用,同時也使得天然氣進口因國內氣價低于國際價格在市場而遭遇較大困難。

  理性消費才能持續繁榮

  今年春節過后,某地方政府拿著一套以天然氣為資源的氮肥、甲醇、乙炔、醋酸和發電等項目的天然氣應用及天然氣化工的規劃藍圖,找到當地石油天然氣開發企業,希望得到天然氣供應。由于這家石油企業已有氮肥生產企業,本身的天然氣供不應求,故而無法向其提供天然氣。

  像這種把天然氣作為經濟發展資源,是目前我國許多地方或企業正在設想和規劃之中的事情。

  這表明天然氣能源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得到了從未有過重視,天然氣市場從前些年的培育階段走到了今天的“牛市”,發展之快令人欣喜。但市場規律和科學發展觀告訴我們:天然氣應用切不可一哄而上,只有理性消費,才能持續繁榮。

  供求矛盾凸顯,分食“唐僧肉”可能帶來的后果
 
  我國天然氣儲量豐度低,分布不均勻,勘探開發難度較大,生產成本較高,天然氣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天然氣近年能夠迅速獲得發展,主要得益于近10年來新探明了幾個大型天然氣區。

  但隨著下游市場的快速發育,我國當前的天然氣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局面。有資料表明,僅目前北京的天然氣供應還有不小缺口;天然氣在川渝地區年供應缺口約11億立方米左右。這表明我國天然氣還遠沒有達到可以全面推進到化工和商業應用的地步。

  天然氣市場是一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整體。就我國目前的現狀而言,并不需要各地都建設自己的天然氣化工產業。因為天然氣市場開發需要系統地投入資金和技術,其產業鏈上每個環節的投資額都十分巨大,動輒以億元計。這么大的投資,對于一些財力并不雄厚、融資能力有限的地方和企業來說,如果形成不了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的規模效益,后果令人擔憂:

  當前,我國傳統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仍未得到根本性轉變,資源消耗過高,環境污染仍然過大。我國每創造1美元GDP,能耗相當于德國的5倍、日本的4倍、美國的2倍;我國以占世界4%的經濟總量,消耗了全球石油的7%。這種現狀下,如果天然氣化工攤子鋪得過大,帶來的必然是高能耗和資源的浪費及空氣污染。

  天然氣行業具有高投資、高風險的特點。天然氣化工也不是什么人和企業都能搞的,何況還有我國三大石油公司業已存在的化工企業和先進技術與成熟管理。即使是專業企業,都不能絕對保證安全生產,新起步的非專業化企業的安全生產如何得到保證?

  重復建設,資金不足,必然導致小而全,形成“諸侯割據”的局面,沒有集約優勢,無法形成“拳頭”效果,必將損害到國家整體發展計劃和利益。

  無序的市場,盲目的需求,勢必會造成我國石油天然氣的破壞性開采,勢必會加大我國的天然氣進口量,勢必會給下游產品市場帶來沖擊。

  在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一次性能源中,天然氣是最優質清潔的,同時,天然氣也是一種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在人類社會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國際上,天然氣已經不是單純的能源問題,而是從國與國之間的經濟問題變成了政治問題,甚至是軍事問題。

  在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對自家國土上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并不急于開采,而是采取進口;個別國家則采取進口石油回注到自己的國土下,這是極其高明的做法,因為他們看得非常遠,而不是急功近利的眼前。在資源本就貧乏的中國,對待天然氣開發利用,我們絕不能走“殺雞取卵”的路,提前支取了子孫后代的“福氣”。

  堅持民用優先,對社會和后代負責

  其實,寶貴的天然氣資源究竟應該優先用在哪個方面,雖然目前在我國還有分歧,但大多數專家達成了一個共識:天然氣應主要作為城市燃氣,尤其是在供需矛盾尖銳的情況下,應該首先保證居民用戶、公用事業及重點用氣戶的安全穩定供氣。

  國家計委能源研究所宋武成教授的看法具有相當代表性。他認為:天然氣是優質的能源和寶貴的化工原料,我國原本就缺乏,當務之急是民用,減輕環境污染。在解決了居民用氣以后,天然氣應用才能排到化工原料。

  我國政府也認為,目前解決居民生活和城市污染問題重要的是供熱、供電和供天然氣,所以,天然氣應該首先保證居民用戶和公用事業供應,這是符合世界潮流的。因為從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居民燃氣所使用的都是天然氣和部分液化氣。因此,那種“天然氣供應商更愿意將天然氣提供給民用,是因為他們可以得到政府的補貼”的指責,是不是有失客觀和前瞻呢?

  在市場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我們以北京市來打個比方:如果堅持民用,天然氣可供北京使用100年;采取民用、商用和化工“三箭”齊發,天然氣只能使用10年,大概任何有識之士及民眾都會選擇前者,而不會選擇后者。因為天然氣是不可再生的高效清潔能源,民用可以在較長時間內方便民眾的生活,有利于生活質量的提升,對減小空氣污染、保護環境有百利而無一害,還可留福于子孫后代。如果選擇后者,又沒有其他清潔能源接替,10年后的北京市再回到柴煤時代,那將是怎樣的污染、并對柴煤供應地帶來多大的植被破壞?人們的生活質量將退回到什么年代?這大概是我們不難想像的。

  這絕不是反對天然氣化工和商用,前提是我們的天然氣有足夠的儲量和產量,在天然氣跟不上市場需求的情況下,對國民經濟建設發展急需的化工產品和商業用天然氣,可以根據輕重緩急,由國家來統籌規劃,全盤布局,通過大投入,建設國際上先進的、節能環保的、高附加值的生產廠家,以規模和集約優勢,確保國家利益的實現,方為上上之策。其實,在國際上,國外一般像加油站采取特許經營一樣,對燃氣事業也進行特許經營。但在我國,目前還沒有針對天然氣產業的具體經濟法規,建設發展還處于一種無法可依、缺乏系統監管的初級階段。

  因此,國家可以通過立法,確立一個監管部門,對天然氣產業建設和市場進行統籌規劃和管理,以完善的競爭機制和市場準入制度,才能消除重復建設和無序化競爭等問題,天然氣市場才能持續健康發展,“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才能從中得到體現。
 


 

©2006 廣州欣鑫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電話:13824409190

粵ICP備050150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