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抖音免费下载/日本少妇xxxrp乱/99爱在线/精品麻豆

熱線電話:13824409190
本欄目信息最新

秋風:消費券,不可能刺激消費

來源:欣鑫咨詢  時間:2008/12/19 18:23:03  字體:    

作者:秋風,學者

      著名學者蒙代爾向中國政府建議,全民發放百元消費券,以啟動內需。話音剛落,成都就向30萬困難民眾發放百元消費券。輿論大多對此予以肯定。但是,細加分析就會發現,肯定的理由未必成立。如果此舉目的是救助貧困者,那當然值得肯定,但是,它不可能發揮某些人所說的刺激消費的效果。
      消費券不是新東西,東鄰日本政府為刺激需求,就曾在1999年向3000多萬符合特定標準的國民發放消費券,總額約2萬億(約170億美元),限半年內使用。但事后發現,其效果并不明顯。臺灣目前已經決定,明年初將向每個人發放3600新臺幣的消費券,民眾必須在限定時間內用于消費。政客們普遍希望此舉能夠刺激消費,從而帶動經濟增長。但經濟專家普遍冷眼相待,因為,它不可能產生這種效果。
      發放消費券的目的是刺激民眾消費,而且是在既定的消費計劃之外增加消費。比如,一家人原本每月消費1000元,政府給每家發放500元,希望這家人每月消費1500元。但是,這家人不可能按照政府的這個規劃行動。
      人們的當下消費支出決策是由他的當下收入決定的,一個人是否增加消費支出是由他本人對未來收入的預期所決定的。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畢竟是少數,一般人總是面向未來作出決策的,人總是在滿足當下的欲望之余,關心自己未來的處境。正是人的這一心理傾向決定了消費券無法發揮某些人所宣揚的刺激消費的效果。
      如果一個人的職位提升,或者他預期到經濟環境較好,他預期自己的收入的增加是穩定的,甚至將逐年提高,那他就會增加消費。反過來,假如一個人看到經濟環境不好,預期自己未來的收入可能停滯不前,他就會控制消費。更不要說,如果他預期到自己未來的收入將會減少,即使現在手里有錢,也會削減消費,為未來的糟糕前景做籌備。即便政府發放消費券,也改變不了民眾的這一消費決策趨勢。
      原因很簡單:發放消費券屬于天上掉餡餅型事件,政府一年最多發放一次,而不會像工資那樣月月發。發放消費券只能使民眾的收入有一次性增長,根本不會影響民眾對自己的收入的預期。因而,即便政府發放了消費券,也不能改變民眾的收入預期,當然無法改變原有的消費決策趨勢。
      那么,政府發放消費券后會出現什么樣情形?一種情形是,很多人把消費券換成現金存儲起來。目前有很多機關、企業發放消費券,就沒有變成消費,而是催生了一個相當發達的消費券兌換現金市場。政府發放消費券,一定會讓這個市場繁榮起來。政府發放的消費券將會有相當部分變成現金,而并不被用于消費。另一種情形是,家庭會按照政府的設想用消費券消費,但又會減少相應數量的現金支出,民眾總體的消費支出并無增加。
      這兩種情形,無論發生哪一種,都不能達到設計消費券的專家———哪怕他是蒙代爾所預期的效果,民眾的收入預期不會因為消費券而改變,因而,不可能在正常的消費支出之外新增消費,經濟不可能增加一丁點新的驅動力。
      如果我們記住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人們的消費是由當下實際收入和未來收入預期兩項因素決定的、而大宗消費通常是由后者決定的,那就會對當下政府所采取的諸多政策可能的效果作出理性的評估。比如,政府現在希望“穩定房價”,問題是,主要由未來收入支付的房屋,完全由人們對收入的預期決定。假如人們對未來收入不看好,那包括減稅、降低利率在內的各項政策的效果,都會大打折扣。預期到未來收入將會減少,人們首先想到是儲備現金以應對未來可能到來的糟糕處境,而不可能是消費,更不可能是購買房屋這樣的大宗消費。
      不過,反過來,記住這一點,也可以更有針對性地探尋刺激消費的措施。具體而言,所有旨在刺激消費、經濟的措施,都應當有助于改變人們的收入預期,讓人們相信,自己未來不會失業,未來的收入將會穩定地提高,至少不會下降。換句話說,就是讓人們產生信心。人們如果形成這樣的預期,自然就會逐漸增加消費。
      那么,什么能讓人們產生信心?通過對某些體制的良性變革會讓人們對未來產生信心。比如打破某些企業的壟斷地位,減少不合理的管制,開放民營企業進入。這將激活整個經濟體系,并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從而提升整個社會的信心。在這種環境下,部分消費潛力就會釋放出來。
      刺激消費,刺激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不是錢的問題。因為,消費、經濟終歸是由人的主觀心理驅動的,重要的是采取一些能夠作用于人心的措施,讓人們對未來產生樂觀的預期。

©2006 廣州欣鑫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電話:13824409190

粵ICP備050150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