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關于燃油稅的話題很熱門,各大網站的前幾條新聞總是和燃油稅有關,而從新聞排行來看,無論評論還是點擊,燃油稅的話題總是排在前三位,且大多數都在第一位。
從燃油稅的話題中,我們又看到網民不理解的話題有一部分,而國家有關部門解釋的也站了相當的數量。無論從哪個角度,我們發現燃油稅似乎正在成為眾矢之的。燃油稅的問題,我們不應當把它一棍子打死,無論征收的方案如何,我們都應該把它看做一種進步,都要一分為二的分析它。
從中國出臺新的交通法以來,養路費這個非法收費竟然持續了十幾年,期間國家也數次提出征收燃油稅,但終究時機不成熟而放棄,這一次終于逮著機會,我們應該支持這種糾正違法行為的行動,從法理上支持國家征收燃油稅并停止征收養路費那個不倫不類的收費項目。
至于很多人說起稅負過高,或者說中國的油價高的問題,我以為首先在肯定征收燃油稅這個大前提下來討論。油價的高低我們也應該歷史的看待,或者說統一看待。現在國內很多人總喜歡和美國比,說美國的油價如何如何,的確我們承認,美國的油價的確比我們低,而且還低很多,但是不能因為我們的油價比美國搞就否定我們的制度。同樣是油價,香港的油價又比我們高出不少,這又怎么比呢,還有亞洲、歐洲很多國家油價都要高得多。所以,油價問題我們應該歷史地看,美國石油資源豐富,國家對石油業一直采取低稅收政策,這是因為他們的國家政策從開始就這樣。
說點題外話,我們都知道伊拉克戰爭,布什上臺后撒在伊拉克的真金白銀有多少,扔到伊拉克的美國大兵的尸體有多少,這些都是他們為石油付出的代價,而美國的錢從哪里來,還是美國老百姓的錢,而掙錢的是誰,只是美國那些石油公司的大老板。也就是說,美國人為了他們的低油價付出了美國人民的多少血汗,這種貌似公平的低油價實質上掠奪了美國普通人的財富。
還有一個問題,有很多人希望高速公路也取消收費,認為征收燃油稅就必須一同取消類似養路費一樣的所有收費,殊不知這種說法看起來百分百的正確說法,實質上是沒有看到中國的現實情況。我們改革開放30年來經濟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是我們還應該看到,這些年來,我們在水利建設、公路建設、城市基礎建設等方面都還欠很多帳,在公民基礎基礎保障方面,尤其是對農民的社會保障上,更是相差甚遠。在這種前提下,取消高速公路等收費可能會使這些基礎建設的資金更加緊張。“貸款修路,收費還貸”是我國公路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據公布的數字,到2007年底,全國公路總里程達到358萬公里,公路網密度提高了近3倍。其中,高速公路5.4萬公里,二級以上高等級公路在公路網中的比例提高了7倍。在我國現有公路網中,95%的高速公路,61%的一級公路,42%的二級公路都是依靠收費公路政策建設的。
我國現在的汽車保有量2006年底使3160萬輛,即使倒2010年達到5500萬輛,相對于中國13億人口的數量來說,還是一個小數,也就是說在短時間內,擁有家庭轎車的人還可以定義為“富人”,有人拿北京上海說話,說這里很多普通人都擁有家庭轎車,因此就說中國人普及轎車實在是可笑,且不說那西部山區農民來說,就是東部的很多地方,能夠擁有轎車,可能不單單是農民的夢想吧。所以,征收燃油稅也好,高油價也好,我們不妨看作是一種“均貧富”的調節手段吧,對于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可能燃油稅的問題還不至于沖擊他們的生活。
我說了大多數中國人可能對燃油稅的征收是陌生的,但是,對于每天都要呼吸的空氣確實非常不陌生的。每輛汽車每天可以消耗多少氧氣,產生多少廢氣,這些廢氣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對身體總是有害的,價格杠桿盡管不是完全有效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提高燃油的價格一定可以促成人們對油品的消費節約,這也算燃油稅的功勞吧。
公眾如此關心燃油稅,其實還有一個根本問題,就是燃油稅收上去不要被揮霍掉,而應該用在百姓身上,用在安排就業、調節貧富差距上,千萬不要成了某些人的錢袋子,徒養幾個貪官!